暑假,我反復做媽媽的思想工作,軟磨硬泡,媽媽終于同意給我買老師推薦的《科學王國的故事》,書里面有許多有趣的故事,有些知識讓我眼界大開,我真是太喜歡這本書了,每天做完作業都要看幾頁,學習一些新鮮奇特的科學知識。因為這本書很厚,我到現在也沒有看完。
有一天做完作業,天已經黑了,我忍不住還想再看看這本書,可是,卻發現書不在原來我放的位置了。我找遍了家里的角角落落,都沒有發現它的蹤影。到底把書放哪里了呢?床底下?書柜上?桌子底下?衣櫥里?……該找的地方我都找過了,可是都沒有啊!我傷心地哭了,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第二天早上,爸爸送我來上學,我叮囑爸爸回家一定要再幫我找找。放學回家,我抱著一絲希望,問爸爸書是不是找到了,得到的答案卻是“沒有看到過”,真讓我大失所望。我非常難過地坐在発子上,自言自語地說:“都怪我沒放好,都怪我沒放好,都怪我沒放好……”媽媽聽到后,不解地問:“你嘀嘀咕咕的在說些什么呢?”“我的書不見了,怎么找都找不到!”我哭喪著臉說。
“我還當是什么事呢?再這么嘮叨下去,你都快成祥林嫂了!”媽媽從不知什么地方啪地抽出書扔到桌上,“是不是這本書啊?讓你以后再亂丟東西!”
這不就是我到處在找的《科學王國的故事》嗎,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敢情是老媽把它藏起來了啊!
媽媽看出了我情緒上的變化,說:“我可沒有閑工夫藏你的書!你在院子里看書,看完就沒把書拿進來,幸虧那天沒有下雨,不然你這本書就泡湯了!”
啊,原來是這樣啊!我保證下次一定把自己丟-:落四的毛病改過來。
本文選材新穎,切入點很小,透過找書的情形,就可以看出作者對書的熱愛。情節一波三折,吸人眼球,讓人迫不及待想知道到底怎么了。人物的對話描寫、神態描寫,還有動詞使用,都非常出彩,可以看出小作者的功底。
建議開頭可以花些筆墨描寫這本書的樣子和吸引自己的原因,不要僅用“新鮮奇特的科學知識”一筆帶過,這樣可為后文再三尋找、丟失的急切做好鋪墊。同時,結尾不要落在丟三落四的毛病上,最好結合愛書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