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源
朋友,你知道我們這里“拜年”的意思嗎?拜年是我們這個地方的風俗,就是正月初一早晨,一大群孩子挨家挨戶去恭賀,因為在大人們眼里孩子是純真無瑕的,在新年的第一天能得到孩子們的恭賀,心里特別高興在拜年的喊聲后,大人們都要給孩子們回賀禮品,孩子們高興地接受后,又向另外一家去恭賀。
今年正月初一,天剛放亮,迎春鞭炮聲就把我從夢中喚醒。我連忙起來,照例地邀了伙伴們到各家各戶去拜年。首先我們到軍屬劉大媽家。一進門,我們齊聲道:劉大媽拜年啦,恭喜新年發財!身體健康!”劉大媽聞聲,笑盈盈地端著茶盤走出來,茶盆里的東西可真不少。有花生、笠果、奶糖、還有柑橘。劉大媽忙把這些東西往我們的口袋里裝,我們向劉大媽道了謝,又到別家拜年去了。
最后,我們來到村里最困難的羅二伯家。一進二伯家大門,我們大聲喊到:“二伯拜年啦!恭賀你們家年年獲得好收成,不愁吃來不愁穿哩。”喊完,二伯滿臉笑容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來,給你們的回賀禮。”二伯變戲法似地從身后拿出一大袋的東西:紅里透黃的大蘋果,遮不住銀光閃閃的“小白兔”二喲,這是真的嗎?前幾年到二伯家拜年的情景立即浮現在我眼前:每人三四顆松花糖,一把葵花籽就打發了我們。這時,二伯見我們還是呆呆地沒動,說:“孩子們,今年二伯給你們回賀禮不一樣了,這里蘊藏一個秘密呢。去年村委給我一筆扶貧款,我買了幾百只小雞、小鴨,喂養不多久就賺了一筆錢,F在我的雞鴨一天比一天多,錢也越賺越多,再也不愁沒飯吃了,明年來拜年的時候,恭賀語要改一改啦。”二伯一邊說一邊往我們的袋子里塞東西,我們都替他高興極了。
走在村里彎彎曲曲的路上,我和伙伴們提著沉甸甸的回賀禮品,心里甜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