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海臨風 作者:陶治
我不止一次,地看到海,并且愛著海,愛著憑海臨風的感覺。高興的時候,可以去看海,興致勃發的。不說別的景物,單就大海,足以令自己不虛此行。大處看去,水天一色,望而無涯,竟無端的生出“以有涯隨無涯,殆矣”這樣的感慨;有時會看見遠處若隱若現的島嶼,又不禁浮出“蓬萊島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的句子,極力想多看見些什么,卻又除了青色的影子外,再無多見的了;小處看去,翻騰跳躍的浪花也不尋常,不論陰天晴天白天黑天,每朵浪花都會映著不同的顏色:一面是亮晶晶的,給人歡喜和雀躍;一面是深暗的,又把興奮飛馳的心拉回來一點,讓自己不要忘形。海中無數浪花就焉這樣明明滅滅的,牽著我的心,忽近忽遠。最后終于禁不住折騰,來時高漲的情緒平靜下來,卻還保持著一份愉悅。這時海風一吹,不管是“習習谷風,以陰以雨”,還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都會令自己覺得快要彌散于海的呼吸中而昏醉了。
不高興的時候,也可以去看海。誰說少年不識愁滋味?懷著滿腹的牢騷、怨怒、悲傷,去海邊吹吹風吧。很奇怪的,每當這時我就會搜腸刮肚,恨不能一股腦兒在這兒憶起所有不愉快的事情,乃至于設想今后可能有什么不愉快,讓大海來解決?纯瓷n穹,再看看滄海,這些讓日月星漢出而行之的地方,莫不給我強大的震撼。因為我發現在自己那一堆愁情煩事之外,竟還有如此廣闊的空間。此時自己就像是一粒微生物浮游于水中,尚犯愁不能自拔的時候,也許一只蟲,也許一陣風,就使自己沒了蹤影了。好在我的生命力還頑強一些,無垠的海應該足夠幫我承載、溶解、消釋這一切吧!于是我把一切都傾泄進大海,而大海依舊安靜而慈祥,默默的分擔著我的心情。這時最好刮起呼嘯的大風,讓我、讓大海、讓自己目之所及的一切都釋然、怡然、超然,尋一份難得的狂飆和無羈奔跑的感覺。如此,當我離開海時,還有什么理由不拋開不順心的一切而勇往直前呢?
這些就是憑海臨風的全部內涵嗎?我不能確定,但這足夠了!就憑這些,你、我、他,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感受和享受大海呢?
作斯文,一如憑海臨風。
【評語】
海的魅力常寫不衰。本文有“汪洋恣肆”的不羈、超然,是海的博大賦予了本文這種氣質。作者高興時或不高興時,來到海邊,“憑海臨風”,都能為自己的心靈找到歸宿,是“讓日月星漢出入行之的大海”“溶解”了一切、“承載,’了一切,于是,心不再飄忽,也不再沉重。
本文恰當地運用聯想,情景交融,渾然一體。海浪翻騰著作者的激情,“無數的浪花就是這樣明明滅滅的,牽著我的心,忽遠忽近”,海又帶領著作者到更廣闊的空間,“尚犯愁不能自拔的時候,也許一只蟲,也許一陣風,就使自己沒了蹤影了”。意境深遠。感性之中亦有理性的分量。
本文巧妙點化古詩文,整散結合、搖曳生姿、文質兼美。用這么典雅的文字吟詠大海,不是正合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