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戀
作者:馮碩
蔚藍的大海在海風的吹拂下泛起朵朵輕柔的浪花。然而誰又能想到在這深邃的大海中卻埋藏了一位少女玫瑰色的夢……女孩兒哭了,一位面容淸秀的少女從醫院中狂奔而出,臉蛋上掛滿了淚珠。一個欲開放的“花苞”,一個剛拿到碩士學位的女孩兒就要在一片嘆息聲中過早地凋落了。
白血!這么大的不幸降臨到女孩的身上。她恨命運的不公---她才二十三歲呀!然而事實無法改變,蒼白的臉,毫無血色的嘴唇表明她的日子不多了。她哭,她恨,她任淚水飄散,可誰也無法改變事實。
“孩子,別哭了。有媽媽在,不要怕”。女孩轉過身,一位中年婦女映人眼簾。充滿血絲的雙眼,淚痕還未擦干的臉,微微顫抖的雙臂。“媽,我不甘心呀!”女孩撲入婦女的懷中。“孩兒,別哭……別哭……”時間似乎停住了,女孩和婦女站在路旁如同雕像。許久,女孩兒不哭了,“媽,帶我去看看海吧。”婦女愣住了,她們家在山區,女孩多次提出要去看看海,可一直沒有去成。“好,咱明天就去,明天……,盡管醫生說女孩必須住院否則會有生命危險……此時,女孩已依著媽媽坐在了海邊,女孩飄散的烏發在海風的吹拂下擺動,雖然她知道這秀發很快會離她而去。海在清晨的陽光的照耀下愈發清純,好似女孩兒的童年時代。漲潮了,靜靜的海突然變得不安起來,海水向岸邊涌去,一浪高過一浪,用力拍打著巖石,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氣。女孩不禁間憶起過去:那次長跑呀,我已經全身無力了,可我是怎么贏得比賽的呢?噢,對了,是必勝的信和同學們的鼓勵,那次可真累呀!可我拿獎杯的時候那種自豪感真讓人回味呀。
浪來得更猛了,一浪接著一浪,浪花飛濺到女孩兒的臉上,、很舒服。“還有那次講演,對!是講演,當我流利地背完了講演稿后,那掌聲真讓人激動呀!”
浪花飛舞著,牽動著女孩的思緒,此起彼伏。傍晚來臨了,海像跑累的頑童一般進入夢鄉。女孩哭了,“這不就是現在的我嗎?”,女孩又笑了,“不!我也有過‘漲潮’的時光,也有過輝煌。”女孩的媽媽靜靜的。大概她能理解女孩吧。
女孩又笑了,“不錯,我的生命也有過輝煌,不枉此生了。”
女孩兒轉過頭:“媽媽,我死后把我的骨灰撒進大海吧,讓我也做一朵浪花……”女孩和婦女抱在一起都哭了。
幾個月后,一位婦女將一盒骨灰倒進了海中。那里面蘊藏了一個甜美的夢。
浪花翻滾,那是女孩兒的身影。
【評語】
人們常用"感人肺腑"來形容文幸的感染力。如果用這個詞形容讀了此文的感受,是再恰當不過了。讀者深深為主人公的命運而惆悵、惋惜和作者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情是文章的生命,以此而論此文的生命力是旺盛的。
此文之所以收到這樣的感人效果,是與作者很鐸的語言表達能力分不開的。小作者語言非常成熟,無論是敘述故事、描寫人物動作、對話插寫,還是人物內心的獨白都恰到好處,增強了文幸的表現力。這一點正是同學們應努力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