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推銷員在太平洋島嶼上截然不同的表現,讓我認識到:雖然不知道最后那位日本的推銷員是否成功挖掘出島上銷售鞋的潛力,但我起碼可以肯定那位知難而退的英國推銷員失去了一個很有可能盈利的大市場。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生活在今天這樣一個經濟迅速發展的信息世界里,它所需要的人才早已不是只會按部就班、墨守成規的工作機器。只有積極培養創新能力,成為頭腦靈活的實干家才能順應時代的要求,否則,你只會被淘汰出局。
記得有一則小故事。一個人去一家很有名氣的公司應聘,公司將所有來應聘的人集中在一起進行三次考試,可令人詫異的是每次的考卷竟然完全一致,這個人得了第一名,成績為99分,而第二名是個女孩,成績為95分。第二次,這個人還是原封不動的把上一次的答案搬上去,又考了99分,第二名還是那個女孩,考了98分。第三次,這個人又故技重演,捧回99分,并且這一次,不到半小時所有人順利交卷,只有那個女孩一個人在考場苦思冥想,這一回女孩和那個人并列第一,成績都為99分。結果女孩被千里挑一地錄取了,而那個第一名卻落榜了。原因就是,對手在進步,而他還在原地踏步。以利益為根本的商家是不需要不懂創新與進步的員工的。
一切的進步都需要創新和探索,當然也并不是每一次的創新和挖掘事物潛力都可以成功,也許有時候,這種探索是無效的。但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那個無創新意識的英國推銷員,輕而易舉地放棄一個又一個市場,我們將永遠不會從這個世界上得到什么;如果像那個三次都得同一分數的應聘者,也只能被淘汰。所以,人類只有創新才有可能進步。
【簡評】“只有創新,人類才會進步”,這是作者對原材料的正確領會。本文鮮明地論證了這點,對材料內容的分析與自己提供的論據均達到了盲簡意賅、貼切自如,使文章有了很強的說服力,是篇簡明得體的應試作文。尤其是它對材料的消化與剖析很值得同學們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