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的一篇作文在競賽中獲了獎,并且刊登在了一本書上。沒想到過了不久,我收到了一封來自山西的信件。寫信的是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女孩,名叫英子。在信中,她指出了我作文的不足,這和我幾天來冥思苦想才找出的缺點一模一樣。我很驚奇,于是我便決定要結識一下這個遠方的筆友。后來我給她回了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便通過書信進行交往。我們共同討論學習,探索人生,成了沒有見過面的親密朋友。
去年暑假,爸爸要到山西出差,正好去的地方離英子的家鄉不遠,我便央求爸爸帶我一起去。經過一天的奔波,我們在一個小縣城下了火車,我按照信上寫的地址找去。英子的家在山村,那里的山起伏不斷,猶如一條長蛇。一路上,我的大腦中時時勾畫著英子的形象,高個,細眉大眼,很漂亮,很活潑……我這樣想著,不知不覺走了很長一段山路,才望見那個小山村。小村三面環山,只有一面與外界相連。村口有一家小店,低矮的青磚瓦房,一看就知道已經很老了。門口坐著一位老人,花白胡子,六七十歲的模樣,“大爺,這村里有一個叫英子的嗎?”“有啊,”大爺瞅瞅我,眼里掠過一絲疑慮,“你找她有什么事?”“噢,是這樣的……”我剛要說話,猛然屋里有人問道:“爺爺,您在跟誰說話呢?”“哦,英子,是找你的。”英子!我腦袋里一亮,就是我要找的那個英子?“找我的?”說話間,從屋里走出一位女孩,細高個,大眼睛,穿一身舊的白色連衣裙。哎呀,與我想象中的樣子基本相符,只是臉上還帶著一個很大的白口罩。沒想她一眼就認出了我:“哎呀,是你呀,這么遠你怎么來了?”她高興得不得了。經過介紹才知道,這位老人是英子的爺爺,英子的父母早去世了,她一直跟爺爺生活。
我在那里住了三天,在這三天里,我和英子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她還領我去采蘑菇,摘野果。英子很能干,家里的活幾乎全由她包了,洗衣做飯她樣樣都行,但她的學習成績卻從沒有落后過,總是保持第一。可在這三天里,英子卻從來沒有跟我們一起吃過飯。不管做什么事,在我面前,她那個口罩從沒有摘下過。我很奇怪,幾次想問她,但終于沒有幵口,于是我就趁英子不在家時悄悄問爺爺。爺爺好像很傷心的樣子,嘆著氣給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女孩原來長得很漂亮,細眉大眼很活潑。但不幸的是兩年前,她與同村一個小孩去山里打柴,沒想到回來時在半路遇到了狼,為了保護那個小孩,她挺身而出,舉著斧頭截住了那只惡狼……當人們趕到時,那個小女孩的嘴和下巴已經被狼抓爛了……這個小女孩就是英子。“唉,”講到這里,爺爺重重嘆了口氣,“從那以后,這孩子臉上便失去了笑容,她整天坐在屋里,讀啊寫啊。這孩子也知道爭氣,成績一直第一,作文還拿了好幾次大獎呢。”爺爺說著,渾黃的淚珠從眼里滾落下來。我也覺得鼻子一酸,陪著爺爺落r淚。我抬起頭,猛然發現英子已經站在我們身旁,她的眼中也閃著晶瑩的淚光。
第二天我就要起程回家了,英子一直把我送到了火車站。列車將要啟動了,英子從兜里拿出一封信交給我說:“路上看吧,一路多保重,以后常來信。”列車開了,在奔馳的列車上,我打開了英子的信,在信中,她說:“我的遭遇你已經知道了,我不是一個幸運兒,但我不相信命運,我要向命運挑戰,做一個強者。你不會因為我的面容被毀就不愿做我的朋友了吧?”我的眼中再次充滿了淚水,透過車窗,我望著遠處空曠的田野,自言自語地說道:“英子,不會的,我永遠不會那樣。你永遠是我的朋友,是我最好的朋友。”英子,你聽到了嗎?
文章釵事清楚,行文流暢;情節合理,起伏自然。全文從“我”動意結識筆友,啟程尋找“沒有見過面的親密朋友”逐漸展開,繼而塑造了為救助“同村一個小孩”被惡狼毀容,樸實熱情、堅強能千、品學兼優的山區小姑娘英子的形象。
山村的淳樸生活,鍛鑄出了英子容毀志堅的品質;感人的英子性格,是通過她自己的言談舉止自然而然地刻畫出來的。
請看:“舉起斧頭,截住了那只惡狼”,“家里的活幾乎全由她包了,洗衣服、做飯她樣樣都行,”“成績一直第一,作文還拿了幾次大獎……”一個舍身救人、吃苦、耐勞、努力鉆研“向命運挑戰,做一個強者”的太行山區女孩子形象已躍然紙上。這種沒有雕飾的粗樸,沒有標簽的評價很值得同學們借鑒。
記敘文的要旨在于情節原委的清晰,人物要站立得起來,本文做到了。此外,插敘得體,詳略得當,肖像、對話、心理等描寫自如,也是這篇文章的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