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首詩,在描述家庭時,選用了深沉的筆調,流露出一種徹底無私的真情。語句那樣多,但句句都重復一個不變的主題--孝心。有人說充滿孝心的世界是溫情的、美麗的,孝心是快樂的真諦。但在溫暖的家中,我卻發現:孝心,不是溫柔的粉紅色,孝到深處時,會有一種莫名的苦澀的淚水。
我的太奶奶今年的確是老了,去年還能下地走走,今年恐怕沒有這把勁兒了。好在奶奶和媽媽盡心服侍,給她好吃好穿,她老人家也挺高興的。可是近來,太奶奶總是倚在床頭上發愣,奶奶悄悄問起,太奶奶眼里竟閃爍著淚光說:“我想老兒子了。”太奶奶說的“老兒子”是我的五爺,由于工作原因,常住在遙遠的南京,有時好幾年不回家。怪不得太奶奶常掛念他。
聽到消息,五爺立刻告假,千里迢迢趕回來,探望風燭之年的老母。母子相見,格外高興。五爺問:“媽,在這住得好嗎?”太奶奶興奮地直點頭,好!好!見到你就好!你看,我還能走哩!”只見太奶奶慢慢地從床上坐起來,扶著家具,一步步顫巍巍地走了個來回。我趕忙上前,扶太奶奶坐在藤椅上。五爺說:“媽,瞧你的頭發都亂了,我來替你梳一梳吧!”太奶奶欣慰地說:“好!好!”五爺轉身拿了一把梳子,輕輕地從太奶奶蒼白的發間滑過,還小心地用手將幾根卷在一起的頭發拂直。五爺動作輕柔,宛如在照料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太奶奶老了,頭上只有幾綹稀稀疏疏的白發,但五爺卻梳得很緩慢。我甚至還發現,性格堅強的五爺眼里充滿了淚水。五爺一眨眼,一滴晶瑩的淚花滴落在梳子上,接著又是一滴。這兩滴淚粘在梳子上,被梳進了太奶奶的頭發里。五爺終于梳好了,太奶奶花白干枯的頭發里,隱約閃耀著些許亮澤。五爺又拿出一頂黑線帽,給太奶奶戴上,又理了理露在外面的頭發,笑了笑:“媽,好了!”
太奶奶被我們扶回床上躺下,五爺幫她掖好被子,走出了臥室。我問五爺說,五爺,剛才你為什么會哭呢?”五爺拉著我的手坐下,嘆了一聲:“做人要有孝心啊!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我一個做兒子的,竟不能長久地孝敬母親,我心里不好受啊!”我記住了五爺的眼淚,也記住了五爺說的那句話“做人要有孝心”。我告訴自己,要永遠敬重父母,愛戴父母,多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關愛,為父母獻上一份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