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落下寂寞的雪,遠方的風捎來家鄉的記憶。無比的孤寂中,有關那個灑滿了銀杏樹葉的小道的片段涌上心頭,淚光瑩瑩中,她聽見來自故土的呼喚——漢中——如同浮萍一般的自己唯一的根。
她懷念故土的味道。從她誕生在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被這樣的氣息所環抱,帶著一點溫暖、一點關愛,像春日里的陽光。
她從小跟著奶奶長大,父母在外地打工,一年見不上幾次面,每次回來,也只是短短停留幾天就匆匆走了。奶奶有一個臨街的小門面,賣著這個小城古老而悠久的傳統小吃——面皮。小時候,她最喜歡坐在小板凳上看奶奶蒸面皮,前一刻還是帶著清香的乳白色米漿,后一刻就變成了晶瑩剔透的面皮。她張大嘴暗暗驚嘆著,總覺得那冒著一股股白氣的大蒸籠充滿神秘氣息,會不會和“哆來A夢”的口袋一樣,裝滿了各種各樣的寶貝?
和面皮絕配的,是菜豆腐稀飯。奶奶從不用外面買的漿水,從采購原料到淘洗再到制作,全由自己一手完成。點豆腐的時候,小店里彌漫著一股漿水的味道,帶著絲絲的酸味。她不是很喜歡這種氣息,像秋日下落的殘葉,引人感傷。奶奶見她皺著小小的眉頭,用粗大的雙手撫摸著她的頭頂,笑而不語。現在,久離家鄉的她明白了奶奶笑容中的含義,只是那令人懷念的氣息和胃著白氣的蒸籠,卻仿佛置身于世界的對面,遙遠的時空模糊了有關它們的記憶。伸出手,碰觸到的卻只有逐漸黯淡的殘影。
她懷念故土的親朋好友,隔壁賣早餐的阿姨、坐在報亭前的賣報叔叔、經常給她糖果的表嬸……他們臉上陽光般的笑容似春風一般,總能掃卻心頭沉重的烏云,使心情變得輕快起來。
賣麻花的大嬸給她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身材高大、體格健壯,一頭濃密的卷發。大嬸蹬著三輪車游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叫賣聲清脆而響亮,拖著一縷悠揚婉轉的尾音。每逢雨天,總能聽見她悠揚的聲音在大街小巷中激蕩,“下雨咯,收衣服嘞……”,搖曳在空中的衣服被各自的主人急急“搶救”進屋里。
她懷念故土的景色,四季都有不同的韻味。春夏秋冬像一幅幅色彩繽紛的畫卷,將這個小城裝點得多姿多彩。
她最喜歡去江邊散步,孕育了漢王朝的漢江從這個小城中流過,滋養著天漢大地。春天,玉蘭花是江邊的主角,一樹接著一樹,花瓣在經歷漫長的等待后,紛紛綻放出生命的色彩,如天邊燃燒的云霞降落到人間,絢爛而美麗。
和煦的春天轉瞬即逝,夏邁著匆匆地腳步疾聲走來。這個小城的夏季沒有令人無法忍受的熱浪和毒辣的陽光,卻從不缺少獨屬于夏季的活力。蟬的鳴叫標志著人夏,富有節奏的叫聲一浪高過一浪,似打著鼓點的樂曲。滿池荷花淀放在耀眼的陽光下舒展著花瓣,迎著風翩翩起舞。荷葉上滾動著晶瑩剔透的露珠,偶爾有幾只蜻蜓飛過,在水面上留下一圈一圈的漣漪,給這和諧的景物添上一絲動態美。
秋隨著夏天的腳步來了。銀杏樹開始用金黃色染遍全城。漫天金黃伴著颯颯的風聲飛舞在空中,這是不同于生命活力的凋零之美。這個季節,游走在漢中的大街小巷,常相陪伴的是沁人心脾的桂花香氣。圍墻邊、欄桿旁,一株株桂花樹露出綴滿細小如米粒般花蕾的樹冠。一陣微風吹過,有幾朵桂花飄落了。拾起掉在地上的桂花,放在手心里,仔細地看啊看。然后輕輕吹一口氣,小小桂花在藍天下飛舞,把香氣送到更遠的地方。
片片純白的雪給一年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漢中這個小城,冬日里沒有呼嘯的寒風,偶爾下點雪也是輕柔的,像漫天飄舞的柳絮。帶著夢幻的氣息,將大地染成一片銀白。
離開了故土的她,就像是失去了根的浮萍,漫無目的地漂浮在天地之中。以前,面對余光中的《鄉愁》,她只是淡淡一笑,認為那種感情太過遙遠。現在,腦海中不斷涌現的思念,讓她明白了鄉愁的含義。淚水從眼角緩緩流下,今夜在夢中,她冋歸了故鄉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