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特殊奉獻
三四歲的生命應該是鮮翠欲滴的花兒,綻放出純美和生機也應該是活潑可愛的天使,帶給親人希望和歡欣~~而有一群孩子,他們因為醫療事故,失去了聽覺。他們在寂靜無聲的世界里,沒能學會別的孩子早己學會的咿咿呀呀的表達,也聽不見鳥兒的婉轉歌唱而寂寞孤單著。然而他們有著表達、溝通的欲望和沖動,卻沒有辦法讓人明白他們想要的、想玩的、想說的是什么,于是就總是急地放聲大哭。哭表示拒絕、不滿、債怒還是煩惱?他們小小的年紀,難道也有煩惱了嗎?唉,可憐的孩子,是誰屏蔽你們于這個世界之外的呢?誰來幫助你們呢?
在廊坊市銀河北路與北外環交界處,有一座美麗的校園,它與前方的玫瑰園景色相融,錯落有致。走進玫瑰園,“廊坊市特殊教育學校”九個金漆大字便會映入你的眼簾。再向里望,整潔的教學樓,明亮的窗戶,會使你眼前一亮。樓頂佇立的校徽中,雙手托起的嫩芽,和墻上“一切為了孩子”的標語,無處不顯示著這座校園的溫馨、柔美、剛毅、堅強。這里就是這群無聲世界里孩子的希望,也是我工作了十年的地方-一-廊坊市特殊教育學校我愛我的學校,更愛這群剛強可愛的孩子。
在人類歷史的蒼桑流變中,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推動社會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任。教師要勝任教育工作,不僅要求有精深的知識和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教師要具備良好職業道德。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的職業道德不僅是個人意義上的品德問題,更賦有深刻的社會意義,關系到千百萬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祖國的未來。規范教師職業道德,加強教師的職業修養是21世紀教育發展的需要“人道、廉潔、服務、奉獻”是特殊教育工作者努力工作的目標,也是我們愛崗敬業的航標燈。從只有八名教師和十七個聾孩子,只有一排平房沒有院墻、沒有操場,晴天是土,雨天是泥的學校發展到如今,我們走過的是一條坎坷的路,同時也深深認識到:愛與奉獻是教師最美麗的語言。我非常清楚地記得,上班的第一天校長語重心長地對我們幾個新來的老師說:“要當好一名教師,就要愛崗敬業,熱愛學生,要愛得專心致志,愛得無私無畏!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他們。”這句話,成為了我們日后工作的動力。
學校的學生都是住宿生,我們語訓組的學生年齡最小。剛來學校時有的孩子只有兩歲,幾乎沒有什么自理能力,有的甚至連脫穿衣服都不會。而我們老師大都是沒有結婚的年輕教師,根本沒有照顧孩子起居的經驗,卻憑著對工作的一腔熱情和對孩子們無私的愛,毅然承擔起了這份責任。孩子們第一次長時間離開爸爸媽媽,心里充滿著恐懼.他們一邊哭著表演爸媽騎摩托車來接他們回家的動作,一邊拉著我們的手,哭的眼睛紅了,嗓子啞了我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給他們一個小玩具、剝個橘子、放個動畫片、摸摸他們的頭、給他們一個親近的眼神、一個微笑、一次擁抱一一這樣慢慢拉近了與他們的距離。哭聲少了,笑聲、信賴多了,我們逐漸成了他們的親人。在老師們的細心呵護下,孩子們學會自己穿衣服了,學會刷牙了,稍大些的還主動要求自己刷碗了天天和孩子們在一起,老師們也逐漸了解了他們的性格特點,根據孩子的特點、聽力損失狀況、助聽器補償情況等資料,為他們每個人量身訂制了一套康復計劃并應用到日常教學中。由音素到詞,到句子,到一個個小故事,到與別人的主動交流,孩子們的聽和說都在一天天的進步,不再像從前那樣表達什么都依靠一雙小手,他們會笑著向我們表達,能驕傲地完成我們交給的聽或說的訓練任務。他們在一步步地超越自身的缺陷,健康快樂地成長。愛與付出是幸福快樂的,回報是溫馨的。我們的付出得到了家長的肯定和社會的認可。這些可愛的孩子微笑著面對生活的不公,在無聲的世界里,更豁達開朗、平心靜氣、感思幸福,用自己的方式向人們展示著他們的堅強和美麗十六年來隨著廊坊經濟的崛起,我們特教學校也在發展、壯大,語訓組工作中取得的成績,不過是學校大獎章上的一小部分。在培智、盲的教學工作中,同事們也創出了新思路,辦出了自己的特色。學校為了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力,培養發揮學生的特長,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根據學生的特點加大了書法、繪畫、手工、形體訓練和體育課的比重。學生的書法繪畫作品,參加國內國際比賽多次獲獎。由我校師生共同表演的舞蹈《幻》,更是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我們的愛.使這群身有殘疾的孩子不再擁有一顆殘缺的心我們齊心協力成功地走過了建校以來的十六年,以后還會有更長的路要走,“人道,廉潔,服務,奉獻”是我們永恒的追求。
-------------------盧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