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眸,緩緩合上書頁。
浮現著《掩不住的陽光》這張血紅的封面,許久。
即將把這本厚重的書放下之際,我似乎目睹了一個偉大時代的誕生。
在一個腥風血雨的年代里,方志敏、趙天明、劉疇西、章文采、陳平及大批閃爍著革命光輝,高度信仰著紅色精神的革命先驅烈士,揮灑著豪情迸發的熱血,用他們魁梧挺拔的身軀,拼湊起山河破碎的舊中國,為今日我們繁華艷麗的祖國筑就了最堅實的第一道防壘。
書中的方志敏主席,被刻畫為一個大義凜然、威武不屈的英雄領導形象。
他的足跡從重溪鎮,這個向來被人們報予極大希望的小鎮開始,到他在南昌軍人監獄的壯烈就義,一路征途上都見證著他紅色歷程的點滴。
依舊牢記著方志敏主席在那個陰暗污晦的獄中的艱苦斗爭,他帶給我最大的震撼莫過于此。
即使深陷這般爾虞我詐,充滿死亡氣息的殘暴環境中,他仍然能本著一顆清高的心,用一支平凡的筆,洋洋灑灑地書寫著一篇篇壯志凌云的詩章。
顆顆飽滿的偉大革命思想果實,此起彼伏在一個又一個的稿本上,只是卻甘愿棲身于壁上脫開的裱紙中的文稿保存庫里。
《可愛的中國》、《死》、《贛東北蘇維埃創立的歷史》……
“我老實告訴你們,我愛護中國的熱誠,還是如小學生時代一樣真誠無偽;我要打倒帝國主義為中華民族解放之心還是火一般的熾熱……但是,我們絕不是貪生怕死的人,我們為革命而生,愿為革命而死!”這是他寄托在稿本上內容的一部分,卻是方志敏同志崇高人格思想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寫照。
“他的文字閃著光輝,思想閃著光輝。”
而總部特務營營長章文采,他雖年少志卻高,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亦懷有一顆能為革命事業而奉獻自己一切的閃閃紅心。他與青梅竹馬小鳳的兒女情長,為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增添幾抹旖旎,幾抹繾綣。
在那個大雪紛飛下的枯木林,小鳳從野戰醫院到此執行任務,卻掉隊迷路落在山上,天意如此,最后總算是再次邂逅了章文采。當年章文采離開前的一句“我等你”.此時此刻,彼此只能雙目凝眸,一切的一切都只能被這亂世流年的沉默所替代。最后,彼此為了偉大的革命事業,還是只能各自分道揚鑣,天涯陌路了。最后,章文采與小鳳依舊未能重逢,給這個不安定的年代,掠上了一層凄迷的面紗。
這群革命先驅戰士,當他們從痛苦的獄中生活掙扎出來時,卻又義無反顧地選擇奔赴抗日戰爭的前線。留下一排漸遠的足跡,那上面蘸著刺眼的血漬。一段糾葛的結束,卻是為另一段紛擾的開女臺埋下了伏筆。
在那個沉重而又恢宏的大世界里,我們只能俯首,我們只能仰望,也許永遠無法感同身受。
只是如今,在我們小小的世界里,為自己那些所謂的煩惱而煩惱,為那些所謂的揪心而揪心,為這個輕華浮夸的世界而紙醉金迷。
這個小世界的傷痛,這個小世界的欲望,跟那個大世界比起來,愈加“微不足道”.
是的,我們的心太小,被那些凡塵瑣事羈絆得或許裝不下多少。我們的夢太小,在萬千變化的世界里或許飛不了多高。
不過我們依舊在我們小小的世界祈禱著,滿足著,幸福著。
是誰?顛覆了他們本安定的小世界,鑄就了這個時刻包容承載我們的大世界?
是誰?驚鴻了塵封千載的戰馬刀槍,沉淪了那個萬惡屈辱永存歷史的舊紀元?
假使我們已遺忘了他們,假使我們還一直很懵懂。
某一天,那輪紅日,斜在平靜的海平面上。神秘的夜色一直在逼近,籠罩著這個遍體鱗傷的大地。終于,月與星光斑駁了紅日最后的殘軀。海平面,猛地迸發出一束血色殘陽,從西方之極,奔向東方之巔,穿越浩渺的地平線。
就在那一剎,我們幡然醒悟。有種堅毅,有種執著,閃爍在我們仍然稚氣的雙眸。
那是一輪掩不住的艷陽!
那是一位迎接明朝旭日的神圣使者!
郞是一種永世定格在人世間的信念!
那是一尊亙古璀燦于蒼穹的中華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