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課程設置意見課程,學校教學的科目和進程;意見,對事情的一定的看法或想法。
課程設置意見是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在分析對所設課程的認識時,所使用的一種應用文樣式。各類學校特別是中高等學校的領導和教師都應該會寫此種應用文。
二、怎樣寫好課程設置意見其一,執筆人要有一定的教學實踐經驗,必要時還要進行調查研究。這是寫好課程設置意見的起碼條件和準備工作。
其二,要了解上級和用人單位對招生對象畢業后的政治和業務要求。
其三,要收集好有關的文字資料,以備選用。
其四,要掌握課程設置意見的寫作方法。
此種應用文,多由標題、正文、署名和日期組成,必要時還要有一些附件。
下面,我們選一篇范文,題目是《關于“人口學專業”大專班課程設置的初步意見》,是華東師大人口所伍理同志寫的。它不同于一般意見的地方是:它是在總結前段教學實踐基礎上提出來的有很大參考價值的主張或看法。請看原文:
關于“人口學專業”大專班課程設置的初步意見華東師范大學人口研究所伍理華東師范大學人口研究所受國家計生委和上海市計生委委托,于1985年9月首次開辦“人口學專業”大專班,學制兩年,目的是為各省、市、自治區計劃生育戰線培養人口學方面的師資。經過國家教委命題的全國統考,錄取48名,另招8名進修生,現有學員共56名,入學考試的總成績,居全國成人高考的中等偏下水平,其中數學成績最差,平均為19.5分,詳情見“計劃生育干部文化考試初析”一文。經過一年的教學實踐,在課程設置方面談點粗淺的認識和體會。
一、我們的指導思想和原定的教學計劃在制訂教學計劃前,我們曾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并參考己辦學單位的教學計劃,結合我校我所的特點和優勢,總的指導思想是:公共課要少而精,可有可無的課都應取消;專業基礎課要盡可能加強,給學員打下扎實的基礎;選修課應按照需要和可能相結合的原則,充分考慮到教和學兩個方面;為了擴大學員的知識面,及時了解新的科研動態,積極安排各種專題講座和參觀考察。 我們將全部課程分為四個大類:公共課、專業基礎課、選修課和調查研究。在公共課中,根據國家教委的要求,開設體育課。公共課中的“基礎寫作”,實踐證明是比較成功的。我們沒有泛泛地開設“大學語文”,而是著眼于提高學員實際的寫作能力,授課中特別對常用的論文、總結、調查報告、新聞報導等幾種文體進行深入講解,收到較好的效果;專業基礎課共有16門,其中“中國經濟地理”,在國內各人口專業班中是首次開設,這是門國情課,只有使學員對全國的經濟發展情況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人口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該課內容豐富,涉及面廣,為了講好這門課,我所所長程鴻教授親自講授,通過第一學期的教學實踐,學員反映強烈,認為這門課開得好,開得及時,啟發很大,得益不淺。
“人口學基礎”,一開始爭論就很大。有的同志認為各門人口專業課中都會涉及,因此主張不開。但是,為了給學員在人口方面一個完整的概念,最后還是正式列入課表,進行講授。實踐證明,如果有能力分門別類地開設各項人口專業課的話,“人口學基礎”以不開為好,可以避免諸多重復。原定教學計劃中的“管理學概論”和“系統工程”,經過一年教學,感到課時太緊,數學基礎太差,以不開為好;第四學期的“調查研究”,原定集中一個月時間,現在需改為一個半月,否則要單獨完成調查報告是有困難的。所以原定的教學計劃,在實踐中不斷有所調整。
后附:原定的教學計劃二、需要慎重考慮的兩個問題學員入學考試的數學平均成績為19.5分,這與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是不相適應的,但它是一個事實。面對實際,在公共課中,我們沒有開設‘高等教學”,而是只開設“數學’,課。第一學期用的教材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發展研究中心S. K.簡恩編著的“人口統計基礎數學”。經過第一學期的學習,基本完成任務,總平均分數為87.6分,其中90分以上占43.7%,60-79分占12.5%。第二學期,我們選用大學文科的數學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微積分’,作基本教材。學員普遍反映難度太大,很多內容以前從未學過,教師授課也深感困難,除正課講授外,另列輔導課,幫助學員克服學習中的困難,但是效果不理想。基礎較好的同學,數學預復習占整個課外預復習時間的50%-60%;基礎較差的同學,幾乎占80%的時間,從而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其他課程的學習,特別是沒有時間進圖書館閱覽室看參考書。如果不予改進,將對完成整個教學計劃帶來影響。一年的教學實踐,使我們深感數學教學工作必須進行改革,一定要從現階段學員的實際情況出發,編寫一本符合計劃生育工作需要和密切結合人口學內容的較通俗的數學講義,提出適當的教學要求。同時,在入學考試時,數學單科成績一定要達到某種水平,否則不予錄取。把住入學關和提出適當要求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這個問題需要慎重考慮,共同研究,以免再次出現事倍功半的情況。
“英語”是列為選修的課目,約有2/3的學員進修。通過一年教學,完成許國璋“英語’第一冊的學習任務。但因原有水平不一,中途有少數同學停修。學員普遍反映,花在英語上的時間很多。
我們感到,作為成人大專班,英語列為必修課為好,學習二個學期(一學年),但是需要有一本合適的教材。這個問題,我所姜良老師在教學實踐中有不少體會,打算在聽取各方面意見之后,編寫一本英語教材,詳情另見姜良同志的專題報告。
三、關于課程設置的幾點意見1.人口專業課的設置,可以采用兩個體系的辦法在師資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分門別類地開設各種人口專業課,這個系列有六門課,即“人口經濟”、“人口地理”、“人口社會”洲人口生態”洲人口圖表”、“人口統計”,“人口思想’,和“人口理論”,可分別列入各課中進行講解;另一種辦法是開設五門課,即“人口理論”、“人口思想”、“中國人口”、“世界人口”產人口統計,’o我們的這一認識是在實踐中碰到一些問題后產生的。前面己述,“人口學基礎”第一次與學生見面時,矛盾不大,但在第二學期開設的“人口地理”及往后開設的“人口經濟’丫‘人口生態’丫‘人口社會”
等課,將不可避免地會與“人口學基礎”的講授內容重復。此外,“人口地理”、“人口經濟”、“人口生態”和“人口社會”的授課內容,又與“中國人口”、世界人口”有部分重復。如果我們采用上述兩個體系中的任何一個,則不僅條理清晰,環環緊扣,又不易重復。至于各課的總學時,可由各辦理單位和任課教師商定。
2.政治類課程的要求,以作為人口專業基礎課要求為宜我們開設的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總授課時數分別為90學時和144學時(每學時為45分鐘),與政教系、經濟系同學合在一起上課。作為政治和經濟專業的基礎課,要求教師除講清一般概念和原理外,還要介紹各種流派的觀點。但對于人口專業的學員這樣的要求,顯然是過高了一些,學員的興趣不大。通過一年的教學,我們認為這兩門課的課時可以適當減少,要求可以適當放低,初步設想,哲學以72學時為宜,政治經濟學以90學時為宜。
3.充分認識‘專題講座”的重要意義,積極安排文化藝術修養方面的課程人口學在我國恢復研究的時間不長,但發展迅速,無論在內容還是方法論上,都有很多新東西。這些科研動態,應盡可能多向學員介紹,使其了解信息,開闊視野,活躍思想。為此,在每學期的教學計劃中都作有積極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