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像春天的紫燕,為我們銜來醉人的春光;書籍似涓涓的流水,時時滋潤著我們稚嫩的靈魂;書籍是一曲最深情的歌,為我們彈奏出最動人最燦爛最圣潔的音韻……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就無時無刻不受到書籍的滋潤。小時候,爺爺最喜歡給我講故事,我也最喜歡聽爺爺講故事。《灰姑娘》《白雪公主》的故事時常縈繞于我耳畔。
長大了一些,我聽過的故事數不勝數。媽媽每天給我講睡前故事,我總是閉上眼睛、豎起耳朵細細聽。我枕著書香睡去,很熟,很甜。墨香讓我沉醉在夢里,如醉如癡再長大些,能讀書識字的我要求媽媽給我買書,媽媽欣然答應了。書是知識的源泉,涌人我們的心田;書是甘甜的雨露,滋潤著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書更是我們的眼睛,讓我們放眼看世界。每本書都散發著獨特的清香。在我小小的書柜上,堆著許多書。書中的故事一般都是一些我小時候聽過的故事,這差不多就是對小時候的回顧。可是,當我再次打開時,卻又有了不同的感受。小時候,聽爺爺講《丑小鴨》時,只覺得丑小鴨好可憐;可現在,細細品讀,我讀懂了要做一個對美不懈追求的人。《白雪公主》讓我懂得了要以誠待人,《賣火柴的小女孩》讓我知道了窮苦人民的無奈和悲苦……書,就像是一位無聲的老師,教會了我人生的哲理,讓我懂得了許多……隨著年齡的增長,童話已滿足不了我日漸增加的渴望。書籍,像一塊吸鐵石,吸引著我;似一塊蛋糕,引誘著我。我恨不得鉆進書的海洋,在書中自由徜徉。我還發現了一座寶庫——學校的圖書館,那里的書像一個個寶盒,等我去開啟;好似一座礦地,等我去挖掘。
我喜愛看書,不管在學校還是在家里,我總愛捧著它,尤其是四大名著,更是百看不厭。其中,我最喜歡的莫過于《西游記》了!里面的故事十分精彩,故事中的人物、情節,我常在不經意間就能脫口而出。
有一次,我正津津有味地看著《西游記》,媽媽忽然走進來,我的耳朵—向靈敏,一聽就知道有人來了,我以為是姐姐,便站起來,一個轉身,脫口而出:“何方妖孽,膽敢在此作祟!”我邊說邊伸出手指直指對方腦N,咦?我定睛一看:呀,是媽媽!只見媽媽的臉也開始變化:紅、青、藍……我看著,心中不禁嘆道:“啊!原來媽媽是孫悟空,會變!”于是,我裝出一臉無辜,希望求得媽媽原諒。可媽媽不吃這一套,責罵道:“叫你吃飯你不長耳朵!還竟然喊我‘妖孽’……”媽媽又開始了她的碎碎念。于是,我又嘆道:“唉!原來媽媽是唐僧啊!”只好乖乖下樓去吃飯。我終于明白了孫悟空的苦——嘗了唐僧的緊箍咒嘍!
我還愛讀古詩,唐朝詩人杜甫寫過詩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終于讀懂了這句話的意思。我讀書時,喜歡摘抄好詞妙語,我從沒想到,正是這小小的舉措竟然還派上了用場。那是一次習作課上,老師讓我們寫一篇作文《一件令人傷心的事》。我提起筆來,文思如泉涌,我寫得很輕松:那是一個美麗的夜晚,月光靜靜地灑了一地。樹下,我獨自倚坐,望著皎潔的明月,淚悄然從腮邊滑落……這也許就是“下筆如有神”吧!我以樂景襯哀情,來突出我的傷心、無助。此時,我積累的好詞好句酵母似的發揮了作用。結果,這篇文章得到了老師的好評,同學們都用羨慕的目光看著我……我明白,那是因為有書,一路相伴。
書就是這樣,讓人快樂。書籍是我的精神食糧,也是我永遠的財富。書香伴我,漸行漸遠……小作者用一段唯美抒情的比喻,把書籍滋潤心靈的力量描繪得很鮮活。書里充滿了精彩的故事,書里蘊藏著精美的寶藏,小作者酷愛閱讀,讀得入情入境,書里書外渾然一體,以致引來了媽媽的碎碎念。腹有詩書,厚積而后薄發,下筆自然如有神助,小作者在寫作中美文美情隨處涌現,這自然也是閱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