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之間
胡祥柏
玲―宿舍里的電話鈴驟響。
“喂,您找誰?'’我拿起話筒。
“哥,是我。”原來是弟弟給我來的電話,聽到弟弟稚氣未消的聲音,我的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前年的7月,弟弟的中考和我的高考正好同時舉行,但家里無疑對我抱有更大的期望。因為在學業上我明顯占有優勢。但是最終我還是讓家人失望,我以幾分之差落榜了。面對兄弟同時落榜的現實,作為在田地里刨食的父母當然沒有更多的奢望,他們也沒有更大的能力讓兩個孩子都去復讀。
“哥,你別傻了。你知道我基礎不好,復讀也沒有用。而你只差幾分,再干一年,肯定能考上。”當我在父母面前提出讓弟弟去補習的想法時,他一改平日燦爛的臉認真地對我說。
“我是哥哥,再說我讀的書已經比你多了。”
“哥哥?哥哥又能怎樣?你要是現在走上社會,生活能力不一定有我強。”
事情就這樣決定了。在我即將拿起用過的課本踏進補習班的同時,弟弟踏上了北上的列車,去了青島。列車緩緩啟動,透過車窗看到弟弟揮手的姿勢仍未擺脫年少的笨拙,看到弟弟假裝自信的臉上露出首次出門的仿徨,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淚水……
在我參加高考的前夕,弟弟給家里打了電話。說他進了海爾集團一家空調售后服務公司,而且干得很好。在為他感到高興的同時,我想這也許正是他所鐘愛的專業,也由此更加敬佩他獨立生活的能力。弟弟用他的智慧和汗水描繪著屬于自己的理想藍圖。
8月的一天,當我拿到大學錄取通知的時候,我立刻給弟弟打了電話。在聽到我被錄取的消息之后,電話那頭傳來的高興勁和燦爛的笑聲,讓我感到一絲慰藉―我沒有辜負親人的期望。最后他問:“哥,開學要多少錢?我馬上把工資寄回去。”我說家里現在不需要你的錢,你自己留著吧,不要太浪費就行。
“那怎么行?現在你在讀書,我應當支持你。以后你有了工作再支持我一點,誰叫我們是兄弟,是不是?”電話這頭,我聲音凝固了。面對這樣的弟弟,我還有什么話說?幾天后,家里如期收到了弟弟寄回的一張3000元的匯款單。
進入大學后,我們兄弟有更多的時間保持聯系。他興奮地告訴我公司讓他學電腦的消息,我也用自己的稿費為他寄去一些青年雜志。在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中,我不止一次地為深深的手足情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