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回老家過年,很開心。然而,一條老狗卻因為我們的到來而慘遭不幸。它的死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固然,它已到了老死的年齡,它已享盡了這個家給予它的溫飽、愛憐。但是,作為主人又怎么能用那樣殘忍的手段去對待它呢?它最終成了刀下之鬼。我沒有聽到它一聲哀嚎,而我卻能真切地感受到它對這個老家的無怨無悔。看到那手起刀落的一瞬,看到那老狗看我的最后一眼,我禁不住打了一陣冷顫。它是動物,沒錯,我國沒有任何一條法令說不準殺狗。20年前,老狗還很小的時候就這樣把它的生命交給了它的主人個農家小院,20年間,它傾注了許多愛給這個小院,而能夠剝奪它生存權利的也是這個小院。想起它的善解人意,想到我們剛進這個家時它不停地擺著尾巴以示歡迎,然而這一切都是徒勞的,此時此刻,那帶著狗魂的狗肉我怎么能吃得下?
當舅舅提著那血淋淋的狗尸進來時,面部表情似乎也和我一樣傷感,畢竟他與狗的感情比我要深得多。他與老狗朝夕相處了近20年,而我僅幾天而已。我生活在城里,見慣了城里的狗,城里的狗大多是小巧玲瓏的,且外表可愛,性情溫順,無論見誰都有一種親和的感覺,使人有抱它的欲望,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才令人憐愛的吧。老狗呢,又黑又丑,不論對誰它都保持著警惕性,職責告訴它,它只對這個小院負責。城里的狗無非是一只繡花枕頭,吃得好,睡得香,通情理,好巴結。老狗是一個真正的動物,吃殘湯剩飯,睡在稻草鋪就的窩里,偶爾有什么風吹草動還得立刻振作起來,行使它的職責,終身勞累而最終受人宰割,而城里的狗只會獻媚卻養尊處優,這一切難道不值得深思嗎?
老狗啊,你可曾知道你死后姥姥還特意為你上了一炷香,這是在作自我譴責,為你的逝去而悲哀的懺悔啊!飯桌上,大家都高興地品嘗著,我姥姥和舅舅卻一口也沒動。我不吃有我的理由,他們在想什么呢?
【簡評】文章融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為一體,記殺狗卻不見過程,寫場景只三言兩語,因為文章的重點是寫“思想經歷”.文章條理井然,既有對老狗的哀憐,也有對城鄉狗的比較,更含有對人與狗、人與人的關系的思考。作者心地的善良溢于字里行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