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余,我喜歡做生意
課余我有很多愛好:打球、下棋,看電視......在眾多愛好中,我還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嗜好:做生意。你可別誤會,我不是財迷心竅,而是在做生意中,我嘗到了為他人服務(wù)的樂趣。
爺爺在世時是賣魚的,每天起早摸黑,辛苦了大半輩子。我上小學(xué)時,每逢節(jié)假日,就跟著爺爺在菜市場賣魚。早上不到5點,爺爺就拍拍我的屁股,叫我起床做好準(zhǔn)備。送魚的人來了,我們就出發(fā)了。路上,你會看見一大一小兩個背影,一個拿著小板凳,掛著小算盤,背著一袋小魚;一個提著大魚盆,扛著大魚袋。到了市場,擺好攤位,我把魚一條一條捧到魚盆里,爺爺往盆里倒上水,魚得了水,自然分外“激動”,活蹦亂跳,濺得我滿身是水,可我卻高興得不得了。很快生意上門了,顧客挑了魚以后,交給爺爺。爺爺亮出小刀,給魚做了個“手術(shù)”,用清水一沖,然后才過秤,顧客喜滋滋地付了錢,臨走還連聲道謝。我奇怪地問爺爺干嘛先去魚的“五臟六腑”后過秤,那樣不是輕了嗎?爺爺撫摸著我的頭,說:“買主就是財神呀!多給人家些便宜,人家往后還會來買的。”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到現(xiàn)在,我還佩服爺爺,因為他這句話不是跟“顧客就是上帝”那句話差不多嗎?從那吋候起,我對做生意產(chǎn)生了興趣,原來它還有這么多門道呀!
家里有什么生意上的事,我總要去湊熱鬧。記得有一年暑假,二叔的小飯店開張,我就跑去幫忙。第一天“上班”,我積極性很高,站在門口迎顧客上門。這不,阿龍叔帶著幾個朋友來了,他老遠(yuǎn)就看到我了,快步來到我跟前,“小立呀,給你二叔幫忙來啦?這孩子,懂事多了!”我笑呵呵地把他們迎進(jìn)大廳,選了張大圓桌請他們坐下,我走到阿龍大叔身旁,彎下腰,問道:“兒位吃點什么?”就這一句,在場的人全都捧腹大笑。阿龍大叔把菜報上來,我記下,然后又問:“幾位要喝什么酒?”阿龍大叔樂得說不出話來…好不容易,菜點完了,我又恭恭敬敬地把菜端上桌。我見阿龍大叔和朋友吃得那么幵心,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一天下來,小店的營業(yè)額蠻可觀。二叔塞了二十元錢給我,我沒要。我想:我去幫忙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感受做生意的樂趣。
以后,我不管是不是要靠做生意來養(yǎng)活自己,我都會記住爺爺?shù)脑挘憾嘟o人家一些便宜。
點評:
盡管中學(xué)生的課佘愛好多姿多彩,但本文作者寫“我”課余喜歡做生意,給人別出心裁之感:文中生動地記敘了做生意中兩個具體事例,突出了做生意給“我”帶來的的樂趣,緊扣“喜歡”;更可貴的是“我”在做生意中學(xué)會了做人-多給人家一些便宜,使主題得到升華。
本文語言樸素,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豪言壯語,但卻表達(dá)了真情實感。這是語言趨于成熟的表現(xiàn),值得同學(xué)們認(rèn)真體會學(xué)習(x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