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可以歡笑,可以哭泣;童年可以幸福,可以悲慘;童年可以是美好的回憶,還可以成為沉重的過往。但這種回憶對他而言是否美好,是否擁有著重要的價值,都無法忘懷,因為這種回憶早已深深地植入到他的回憶里。
-——題記
在暑假里,我拜讀了高爾基的《童年》。
《童年》以作者自身經歷敘述了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從”我“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生動地再現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那種”令人窒息的充滿可怕景象的狹小天地“.攀
雖然阿廖沙經常受到外祖父的毒打,用樹枝抽到失^知覺,看兩個舅舅因爭奪家產而斗毆,幼小的他體會到了人間的痛苦和丑惡。然而他有一個善良的外祖母,像一盞燈,照亮了阿廖沙的敏感而孤獨的心,另外還有些人給予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使他充滿信
有幾個片段我記憶猶新:
在阿廖沙剛到外祖父家時,兩個舅舅爭奪家產的那一幕,個個丑惡,浄狩的目光,像一匹匹野獸,把家里吵得天翻地覆。作者用尖銳的筆諷刺了那些吝嗇、貪婪的人,又描繪出感人肺腑的生動情節,無不讓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阿廖沙與外祖母相依為命,阿廖沙為了幫助外祖母減輕負擔,在休息日時背著大口袋走遍大街小巷,撿牛骨頭、破布、碎紙、釘子,賣給舊貨商,然后把錢交給外祖母。外祖母對著阿廖沙賺來的錢默默地哭了,因為她知道阿廖沙是一個懂事能干的孩子。
是的,”那段生活,仿佛是由一個善良而極端誠實的天才用美妙的語言講出來的一個悲慘童年“,令人難以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
而現在大多數的小孩都有幸福的家庭,爸爸媽媽的陪伴,他們會遇到的困難跟阿廖沙比起來簡直微不足道。
小時候,我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一直和爺爺奶奶住在一塊,我們只有過年過節才能聚在一起。每次放假我表弟也會陪我玩?砷_學前他離開的那個下午,我心里空落落的,很難過,無意中看見枕邊放著的《童年》,想起阿廖沙是那么堅強、快樂,我拿起《童年》重新讀了起來。
我懂了,作者用他的童年向我們詮釋一個真理:只要不對任何現實失去信心,光明總會來臨,在人生中總會有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絕望,但眼前的黑暗總會過去,黎明的曙光總會到來。只要能保持不滅的信心,做一個善良、樂觀、富于同情心的人,光明必會到來。
是的,即使是灰暗的,也是可以抹上色彩的。即使命運悲慘,也可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