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攀登人生新高度的火炬—讀《道德經的光亮》有感
去年的這個時間,我得到了一件珍貴的禮物,這就是岳陽殘疾作家范子盛先生給我郵寄的他的新書健德經的光亮》。范先生出生僅8個月便因患小兒麻痹癥而導致頸部以下全部癱瘓。但他沒有氣餒,沒有絕望,多年的奮斗使他成長為令無數人敬佩的成功學者、自強模范。
歷時3年,他靠著唯一能活動的手指,在電腦面前一字一句地敲出了這本25萬字、共81章的長篇文化專著《道德經的光亮》。以科學的態度、辯證的思維、慈愛的情懷、積極向上的心態和放眼世界的胸懷、多視角、多層次引導大家體悟《道德經》。我讀后感觸良多,特別是結合我們地稅工作的實際,我看到在《道德經的光亮》一書中點燃著三支火炬,可以照亮我們攀登人生的新高度:
第一,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的火炬。我們所處的時代已經是知識經濟時代了。知識爆炸、觀念更新、科技飛躍、信息量呈幾何速度激增。無論什么人,只要停止學習,都很容易被時代淘汰。但是面對知識爆炸的全新時代,面對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務,有人心中充滿畏難情緒。《道德經的光亮》告訴我們,知識的積累是一個量的積聚過程。在《六十四》章中說:"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六十W章》中告訴我們:"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只要我們從現在起,刻苦鉆研稅收業務,掌握稅收政策、財務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勤奮練習公文處理系統軟件、大集中系統軟件、各類稅收征管應用軟件;廣泛涉獵與本職工作相關的領導科學知識、人力資源管理知識、經濟法律知識、紀檢監察知識、寫作知識和其他知識,進一步優化自身知識結構,努力提高自己駕馭本職工作的能力,高擎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的火炬,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我們才能攀登人生的新高度。
第二,忠誠履職、廉潔從稅的火炬。地稅機關是稅收行政執法機關,每位干部的手中,或多或少有些權力。權力是把雙刃劍,它可以讓我們更好的"聚財為國、執法為民";也可能手中有權,讓腐敗的毒瘤滋生。腐敗的口子一旦撕開,就會由小到大,不可收拾。
不少巨額貪污受賄案件的形成,就是從虛報一張幾百元的發票、收受一條幾百元的香煙開始的。《道德經的光亮》《第十二章》告誡我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第四十四章》更進一步闡釋名與貨和人的自身價值對比,要人自重、自愛。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當今社會,現代文明高度發達,如果不加強自身的修養,只求聲色物欲的滿足,在貪心、私欲的支配下,追名逐利,最后就會墜下萬丈深淵。
所以我們地稅人更應該常存敬畏之心,常思貪欲之禍,牢記腐敗是一顆毒瘤,不僅侵蝕著黨和國家政權的肌體,而且毀滅個人的前途和家庭的幸福,給自己、親人帶來巨大的痛苦。我們應該強化奉獻意識,努力實現由物質追求向精神升華的轉變,把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斷升高。高擎忠誠履職、廉潔從稅的火炬去攀登人生的新高度。
第三,與人為善、和諧相處的火炬。和諧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營造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團結友愛的社會環境。只有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幫助人、團結人的社會風氣進一步形成,才能實現人人和諧、國家發展、社會進步。每一位地稅人必須對人民群眾滿懷深情,滿腔熱忱,努力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道德經的光亮》《第八章》告訴我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一個具備完善人格的人應該有這樣的心態和行為,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其所能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與同事相處,見困難就上,見名譽就讓。
替納稅人服務,營造"服務促和諧,滿意在地稅"和諧氛圍。當然,地稅事業并非無原則的一團和氣,地稅人也并不是要做老好人,當那些偷稅抗稅案件要我們拿起法律的武器時,行使手中的權力時,我們應該像《第七十八章》所說:"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地稅事業取得今日的輝煌凝聚著無數地稅干部職工的智慧和艱辛,也是我們多年來辛勤工作、團結協作、共同奮斗的結果。地稅是一個大家庭,需要我們每個成員團結一心、和睦相處,需要我們每個成員細心呵護、小心維持。只有高擎與人為善、和諧相處的火炬,我們才能夠不斷攀登人生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