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是一種特殊的師生雙邊活動:即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怎樣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關鍵。在課堂教學中應既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改善學生的健康條件,增強學生的體質為基本特征。針對農村中學階段學生的身體狀況、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技巧和運動能力較差,在課堂教學中,我采取了興趣教學的形式,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觀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興趣教學形式的方法如下:
一、教材的自選
在完成大綱要求的基本教材基礎上,讓學生自選教材,來培養(yǎng)學生的練習興趣。并提前讓體育委員統(tǒng)計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教師根據學生要求備課。大約運用4- 6周的時間對學生所喜歡的項目進行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然后分組練習。如初一。四班學生的統(tǒng)計結果是22人喜歡羽毛球,14人喜歡籃球,14人喜歡有一定競爭性的游戲,20人喜歡足球,我就根據學生的這些要求,用一定的時間學習教材,然后分成四個組用一定的時間練習自己喜歡的項目,教師再巡回指導,這樣練習,學生情緒高,興趣濃.
二、要做到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由于神經系統(tǒng)機能的興奮優(yōu)勢和自制力有限,他們的注意力及感知性相對于高中學生及成年人來說,還帶有較大的情境性、表面性,往往為直接興趣所左右。因此在教學中要采用寓教于樂的方法,把體育知識與體育技能的教學融于趣味性游戲和比賽之中,以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產生主動的學習動機,盡量減少教學中的強迫成分,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三、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培養(yǎng)學習興趣
首先是求知心理。教學中,教師應盡量滿足他們的求知心理,要盡量提出一些帶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他們渴望通過學習知識和技能,充實和提高自己。這對教學非常有利。例如,在挺身式跳遠教學中,教師先提問,挺身式跳遠有哪些優(yōu)點?為什么?后讓學生充分思考,教師再加以講解、示范,在學生通過思考和觀察得到正確的答案,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其次是好奇心理。青少年學生好奇心強,他們大都喜歡新穎的知識、技能、技巧和教學方法。我們在教學中經常變化學習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保證了學習任務的完成。
再次是好勝心。青少年學生的好勝心強,凡事都要爭高低,我們可充分利用這一心理,來進行組織教學,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例如,采取多種形式的比賽,用語言或其它形式鼓勵落后的學生等,增強他們獲勝的信心。
通過這一學期的興趣教學實踐可得如下結論:一個學期無故缺課者只有2人,其它班有2。多個學生;上課時學生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測試與考核成績分析及格率為98,優(yōu)秀率為 48;其它班最好的及格率達84%,優(yōu)秀率30%。學校得知后,準備在全校推行興趣教學方法,我本人也希望為體育教學事業(yè)做點貢獻,以其作為體育教學的突破口。
興趣教學不只是為了提高興趣,同時要增強學習的目的性,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否則興趣教學將失去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