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任何學科的教學都需有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即教與學的積極性,才能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使學生既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又受到思想政治教育,達到知識、能力、覺悟三方面的提高.在多年的政治課教學中,我注意調動兩方面的積極性,依據教學相長的原則,并采取有效方法,提高了教學效益。
一、用真情激發學生學好政治課的興趣
政治課作為中專教育的必修課,其目的就是對學生進行馬列主義教育,培養合格人才,意義是深遠的。為實現這個目的,首先必須使學生對政治課有興趣,有興趣刁能學好。而目前學生普遍地對政治課不感興趣。怎樣轉變這種狀況呢?我認為興趣與情感是相伴而行的。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的程度,師生感情的交融,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多年來,我十分重視做到兩點:一是重視師生感情上的交流;二是教有法而無定法,把課講得生動有吸引力。每當我接受新班和上第一堂課之前,都要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及班級情況,做到心中有數.講過幾次課,再了解學生對自己教學的看法和要求,認真聽取他們的反映,鼓勵大膽講真話的學生。根據學生的反映適時地調整教學方法。九七級有位學生曾對我說過:'’其實,我是很喜歡學政治的,它對提高我們的認識和覺悟,拓寬我們的視野,是很有幫助的。”九三級有三個學生講產過去在中學里學政治是為了升學考試,有壓力,現在的政治課雖無壓力,但對今后的事業、工作等方面是很有指導作用的。,了這些話,我反復考慮,是學生對政治課不感興趣呢,還是教師沒有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改變這種狀況,關鍵在于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做到:一是講課時,端正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中要體現出對馬克思主義、對社會主義的真信、真教的勁頭;二是在講課方法上注意講清基本觀點和概念,列舉事例聯系實際,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例如講《馬克思主義哲學》課時,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觀點,聯系古今中外,國際國內各個領域里的事例,聯系我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尤其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典型事例黨的方針政策,使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學生聽后反映‘很受啟發,'o但也存在個別學生不認真聽講的現象,為改變這種狀況,除批評外,主要是想辦法激發他聽課的興趣,為此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每堂課根據所講的內容,運用提問、做記錄、引導學生看書、答題,提高學生聽課的注意力。二是提高講課的質量。教師要認真備課,熟悉內容;言語表現要規范、清晰、流暢;舉例要恰當,有說服力;板書要有條理、醒目等。這樣使學生逐步地由“被迫聽’達到“我愿聽”,在學生心目中逐步建立起情感交融的師生關系,學生自然會由“親其師”而達到“愛其課’,。為教好學好政治課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二、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課堂教學必須以提高學生認識為目的。因此上好每一堂課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從以下幾方面做好。
1.優化教學內容
政治課教材其內容是經常變動的,并帶有滯后性。教師要在現有教材的基礎上,及時地注入新內容,介紹新信息、新情況,使當前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黨的重要會議精神,科技新成果,國際形勢等,適當地在相應的教學內容上得到補充,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在講《國情》、《經濟政治》課時,針對我國80 年代改革開放的發展狀況,選用了典型事例和統計數學來說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方針、政策的正確性。說明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才能發展中國”,說明了“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道理。
當代學科之間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發展趨勢,決定了學科教育不再是孤立的、封閉的狀態。政治課涉及到各個學科的大量知識,為能生動準確地講清理論,平時注意學習自修,積累資料,更好地在教學中引用舉例,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如正在世界范圍內興起的新技術革命,對我國來說既是有利時機,又是挑戰。我收集了有關資料向學生介紹,說明這場新技術革命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性和深遠意義,說明對外開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貫徹了鄧小平同志的“教育要三個面向”的教導,寓思想教育于理論教學之中。
2.充分注意理論聯系實際的質與量
關于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這是一個老調重彈的問題。但我始終認為,理論聯系實際有一個質量的統一問題。在教學中必須充分注意到這一點,理論聯系實際的質,即充分發掘教材內容的思想性和科學性,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面對學生關心的重大現實問題的思想實際,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問題、黨的領導同題、對待畢業就業問題、愛情問題、社會公德問題、東歐及蘇聯的演變問題、人權問題等等。既要講清基本原理,又要解決學生的思想認識,達到知識、能力、覺悟三方面的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量,即做到心中有數,對一堂課來說,就是要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以及學生的思想實際,列舉恰當的事例,確立一個或兩個聯系實際的重點,或對學生提出恰當的要求,而不能拋開教材為了聯系而聯系,為了興趣而興趣,或牽強附會、迎合學生,或對重大問題提不到理論高度來分析認識等等。總而言之,就是要掌握好理論聯系實際的度。由此,提高了學生的認識,澄清了一個個模糊認識,學生聽后對我說‘受益匪淺”,并有幾位學生寫了一篇廣播稿在校廣播室廣播了學習政治課的感想和體會。
幾年來在我任教的班級中,大多數學生重視政治課,端正了學習態度,學風大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