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一年中最熱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要屬春節了。關于它的來歷,史料中無從考證,但是民間卻保留了一些頗有趣味的傳說。
第一種傳說是:遠古時,黃帝與蛋尤曾進行過曠日持久的大戰,農歷正月初一那天,黃帝最終打敗蛋尤,人們為了紀念黃帝的功績,就把這一天定為節日。
第二種說法是:很久以前,民間出現了一種叫“年”的怪獸,其性情兇殘異常,尤其在每年的冬春相交之際,總跑出來吞食人畜、搗毀田園,結果嚇得百姓整日惶恐不安。但是,一些聰明勇敢的人卻想出了一條驅趕怪獸的妙計:人們在院子里架起木柴堆,大門外擺好桌子,桌子上放滿了豬頭、牛頭、羊頭、狗頭和雄黃酒等等。怪獸來了后,見豬頭、羊頭等,就立刻張開血盆大口撲了過去。這時,人們趕緊點燃柴堆,猛敲鑼鼓,大放鞭炮,頓時火光沖天,震響不絕于耳,怪獸就這樣給嚇跑了。這一天,正好是農歷正月初一。于是,人們就把農歷正月初一這天定為吉祥日,以賀平安。這個傳說反映了人們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第三種傳說:多少年來,人們始終稱農業收成好為“年成好”,正月初一為“年日”,這里的“年”字就是年景好、五谷豐登的意思。
如今,春節定在農歷正月初一,被人們視為一年之始。每逢這天,全國各地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氛,歡慶中華民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