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誤會
界暗中的光明
在黑暗中人們最渴望的是什么?是光明。哪怕一絲的光明也可以帶給人們希望和生機。黑暗中的光明是最珍貴的。
在黑暗的年代中,“小姑娘”遇上了如此多的苦難,但她始終相信“大家”會“好”的。無邊的黑暗中,她幼小的心靈中卻一直有絲光明。因此她鎮定、勇敢而又樂觀。多么可愛的孩子!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陷入這樣或那樣的災難與苦痛當中,在黑暗的苦難中,能否在心中點燃一盞明燈來給予自己希望呢?如果答案是否,那么我們可能會陷于無邊的黑暗中無法自拔。面對苦難與黑暗時的不同態度決定了我們能否戰勝它。如果面對一次又一次的試驗失敗而失去“希望的光明”,那么愛迪生也不會帶給夜晚光明;如果面對“國破山河在”的黑暗而無法保持心中一絲光明,那么杜甫可能無法寫出那些千古傳誦的名句;如果革命志士面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苦難時無法保持心中一線希望之光,那么中國的振興永遠是一個夢。無論何時何地、何事何情,心中的一盞“燈”絕不能熄滅,那是希望,那是道路,那是未來,那是力量。黑暗是可怕的,但因為有一絲星光或一盞燈火而不令人絕望。人生道路崎嶇坎坷、荊棘密布,隨時隨地我們都會陷人某種黑暗,只要有一縷光明,我們終將會迎來又一輪太陽。
百戰百敗會讓一位將軍陷人黑暗,但百敗百戰又令他走向最后的勝利。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再戰的勇氣。在人生這個大戰場中,我們在勝敗之間浮沉,百戰百敗后的我們有沒有勇氣去百敗百戰呢?希望是生命的“空氣”,沒有它,生命無法存在;希望是生命的“燈塔”,沒有它,生命之舟無法遠航;希望是生命的“指南針”,沒有它,生命之旅會迷失方向;希望是生命的 “春風”,沒有它,生命的風箏無法高飛。
希望便是黑暗中的光明,希望便是那星星之火,希望便是堅持“大家”會“好”的,希望便是小女孩手中的小橘燈。如果我們今后陷人苦難的黑暗中,就讓我們點燃一盞心的橘燈,照亮自己,照亮生命,照亮未來。
那螢火般的光芒
重讀這篇文章,心頭有一種難以描摹的感覺,似乎是心靈剛剛被夏日傍晚清涼的風滌蕩過,也似乎是有一股被春日的陽光照粗的晚睡感覺。那如螢火般微弱卻跳躍著希望的光芒的小橘燈在心頭閃爍著,讓我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希望”,是多么誘人的字眼。即使讀著它你都能感到溫暖和力量。那個小橘燈便凝結了無數的希望,想像著它在茫茫的夜幕里堅強地照耀出一塊明亮的空間,我們就不禁為之深深感動。一盞橘燈的光芒是微弱的,比起那能夠發射出萬丈光芒的太陽來說,它根本算不了什么。可是太陽在夜里早已不知道躲到了什么地方,而這小小的橘燈,用它朦朧的橘紅的光鼓舞著“我”在黑暗潮濕的山路上走著。它不僅驅散了“我”夜行的恐懼,而且給了“我”無盡的勇氣,讓“我”覺得眼前有無限光芒。漆黑的夜色里,一盞孤燈如豆,燈火微弱,甚至夜風一來便微微地頗抖,但是它就像固執地堅守著光明的使者,等待著那光明撕開夜幕普照天下的時刻。沒有什么比喪失希望更為可怕。被絕望包圍的時刻,就仿佛孤身陷入漆黑的曠野,你能聽到的只是自己的呼吸;你能看到的,就是黑暗。這個時候,希望就像那手里提著的小橘燈,有了它你就可以重新擁有勇氣和力量。
那個小女孩是可愛的。嚴酷的生活使她少年老成,她不僅僅能夠像個大人一樣懂得照顧自己的生病的媽媽,而且懂得寬慰別人。在年夜里,她光腳穿著草鞋跑到老遠的鄉公所去打電話叫醫生來為媽媽看病,然后一個人操持著家中的一切。那紅薯稀飯熬成的年夜飯在今天看來肯定很難吃,不過小姑娘燦爛的笑容讓你覺得她煮的是世界上最美味的年夜飯。這么窮苦的生活并沒有讓她覺得有多么痛苦,她就如小橘燈一樣在黑暗籠罩的環境里散發著希望的光芒。她說:“我們大家都會好起來的。”這樣的生活環境卻絲毫沒有抹掉小姑娘樂觀的笑容。她對著“我”笑著,用小手在面前劃了個圓圈然后按到“我”的手上,是那么的天真可愛。我們可以想像到小姑娘那靈巧的手指靈巧地做著小橘燈,我們可以想像到小姑娘那眸子在小橘燈的照耀下閃著亮晶晶的光。當笑容蕩漾在她天真的小臉蛋上的時候,我的心頭仿佛感受到了小橘燈的照耀。
在白色恐怖籠罩的那個年代,一盞小橘燈照亮了冰心先生的路程。在今天,它依然照耀著我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