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貪姿——有時候,它會獨自吞噬所有細節,盡管如此,它也永遠無法將人內心的罪惡揮抹……
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后,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令阿米爾感到自責和痛苦,他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隨父親逃往美國。盡管生活在如天堂般的美國,遠離了阿富汗的硝煙,可阿米爾直至成年也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桑所做的一切。是啊,哈桑是如此純潔又忠于阿米爾,可換來的卻是欺騙與背叛。
讀了《追風箏的人》后,我想,在生活中,我們身邊又何嘗不存在像哈桑般真誠柯出而不求回報的人。但又有多少人能夠真心相待呢?一份份所謂的友情在虛偽的裝扮下,顯得無比渺小、甚至不值一提。我國古代就流傳著伯牙和子期,張儀和蘇秦,季札和徐君等人的感人故事。其中飽含的是真摯永恒的友誼啊!可在當今,在這被金錢、名利、虛榮蒙蔽的社會,“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成了某些人對生命意義的最佳詮釋,自私牽動著他們的惡欲,妒忌更為罪惡開啟了“捷徑”.
友情一文不值?
可阿米爾終是受到了真神安拉的“懲治”,令他愧對的哈桑使他永遠在懺悔中不安。因此,為了贖罪,阿米爾再度踏上了久違二十多年的故鄉……令人惋惜的是哈桑的死。正是這條生命的逝去,才喚醒了阿米爾第一次對哈桑最真摯的愛。難道只有以生命為代價,才能啟迪一個人對友情的正確觀念嗎?
犯一個禁錮自己一生的錯誤,為此感到遺憾、難堪,讓自己耿耿于懷?何不走好每一步,珍視每一份情誼,珍視每一份付出,留下更多的歡樂呢?在現實生活中,也不會有太多人會像阿米爾那樣幸運,在自己犯下錯誤的多年后,仍有重新贖罪的機會。這種太過巧合的事在小說中讀來自然流暢,但現實生活中并沒有太多機會。因此,我們更要努力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只風箏,無論它意味著什么,我們都應勇敢地追逐!但請記住:不要自私剝奪身邊任何人的東西來“追逐”,尤其是朋友。
讓彌足珍貴的、永恒的友情成為每個人心中永遠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