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石壓舟”的故事我們并不陌生,但每次讀它都會有一種新的感悟。史料記載:三國時期,孫權有位部下陸績時任郁林太守,此人博學多才,為人正直,為官清廉,深得人心。待到任期期滿,陸績攜家小乘船返鄉卻行禮單薄,不勝風浪,難以入海航行。不得已,他讓人取來兩塊巨石放在艙內才啟航平安返鄉。之后,此石被取名為“廉石”,“廉石壓舟”的佳話代代相傳,“官無長物唯求石”成為了百官之誡。
時代變遷,社會各項事業共同繁榮,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基層問題日益復雜化,廉潔行政也被時代賦予了新的內在要求。“清廉所至,廉石為載;德能所至,廉政為帆”,官無長物何以載廉?為官唯有崇德、勤政、博知,才能更好地為群眾辦實事,為百姓謀福利。
崇德。孔子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崇德就是在心中點亮一盞明燈,崇尚公平、正義與責任,注重精神的引領,注意一言一行。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更要具備優良的道德情操,自覺踐行“厚德”以載物的惠州精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以德養廉,以廉立身,取信于民,爭當弘揚良好道德的模范。處理基層干群關系,更要樹立公平正義、勤儉廉潔的干部形象,讓群眾放寬心、有信心,群眾才愿意掏真心、訴衷腸,這不僅有利于掌握基層真實的意識形態,更能促進基層矛盾的有效調解。正因為道德先行、廉潔施政,才孕育產生了村級“四民主工作法”,在全街道實行“民主提事、集智于民;民主決事,行權于民;民主理事,自治于民;民主監事,取信于民”,以村民自治的形式將為人民服務落到實處。
勤政。即放低姿態,深入基層,多做調查研究,了解基層現狀,了解百姓訴求,想方設法多為群眾解決難題。加福勤政建設,有利于廣大干部形成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有利于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充實精神生活,從而為廉政建設乃至整個反腐倡廉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反之則必然導致種種消極腐敗的觀念和行為滋生蔓延。目前,陳江街道經濟發展穩中有升,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新農村建設方面逐步實現了村道硬底化、村村配活動室、村村通有線電視、村村通寬帶網、村村通自來水等村級惠民工程,物質、精神生活環境的改善使基層群眾參與基層民主議事、黨務政務公開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行政執法行為在“陽光監督”下將為群眾解決更多難題,增強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博知,即勤于學習,善于思考,以現代理性思維分析、處理問題,厚學博聞,以學助廉。首先要學法、守法和嚴格執法。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勤學法律是廉潔行政的基礎,遵紀守法是公正執法的前提。為了保證黨員干部隊伍的清正廉潔,保證我們工作的公正性和高效性,保證國家機關的權威性,必須要知法、懂法、依法執政。其次要學習《廉政準則》。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身體力行,率先垂范,恪守準則,作落實的表率。要對照“不準”進行自查,看自身是否存在違反“不準”的行為;要把《廉政準則》作為一面鏡子,常常提醒,時時對照,入腦入心,升華境界,一切言論和行動要以《廉政準則》為準繩,絕不越雷池半步;要自覺接受監督,時刻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置于“不準”的約束之下。再次要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實現思維方式的轉變。即從順向思維向逆向思維轉變,多向思索求異;從封閉思維向開放思維轉變,多維思索求活;從現狀思維向超前思維轉變,超前思索求新;從單一思維向系統思維轉變。同時要堅持磨練自己的“筆桿子”,提高自己的理論素質,使工作思路更為清晰,考慮問題更有高度,進而提高隊伍的整體理性思維水平。
清廉所至,廉石為載;德能所至,廉政為帆。德能兼備,方能載廉護航,貪風腐雨莫能摧之,才能更理直氣壯地為百姓說話、為百姓謀福利。“廉石”,對于當今領導干部如何走好為官從政之道,仍有著歷久彌新的借鑒和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