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心情有些許浮躁,感覺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為了盡快讓自己的心沉寂下來,工作之余,隨便找了一本擱置已久的書讀了起來。當第一眼看到書本背后封面寫的一排黑體字時,我的精神隨之為之振奮,那排字是這么寫的,“是態度而不是才能決定著你在生活中所達到的高度。”是啊,態度決定一切,積極高昂的態度能使我們集中精力做我們想做的事。正因為這一閃的共鳴,讓我迫不及待地翻開了這本書。
這是一本由杰?瑞芬伯著作的一本勵志書籍,書名為《沒有任何借口》,“沒有任何借口”是美國西點軍校200多年來一直奉行的行為準則,它強化的是一種絕對服從和必須執行的理念,要求每一名學員必須想方設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的任務去尋找借口,哪怕看似很合理的借口,體現出一種責任和敬業的精神、一種服從與誠實的態度、一種完美的執行能力和一種超越完美的激情,以此激發人的巨大潛能。全文共分四部分,27篇文章,就誠實,執行,責任,敬業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書中講到,“自我負責是行動的第一步”。福布斯雜志的創辦者一一B?C?福布斯,曾建議說,“我們視工作為樂事還是苦差事完全決定于自己的態度而非工作本身”。而在我們實際工作中,我們確實常常會被一些令人灰心喪氣的挫折所影響和困擾。從本人自身來說,參加工作后,我就一直從事文秘工作,干過這個崗位的人都有深切體會,這確實是一個勞心又忙碌的苦差事。回首在這個崗位上的一些心路歷程,我承認,我曾經抱怨過、氣餒過、彷徨過,也常為自己的一些消極態度找借口,有時候,碰到一個不懂的崗位業務問題,我會為自己的不懂開脫:“從來沒有人給我培訓過這方面的內容,我自然不知道”;有時候,碰到一篇寫出來連自己都不滿意的材料,我也會為自己找借口:“這方面的業務我又沒有接觸過,自然寫不好”……諸如此類的“找借口”現象,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多很多,我們中的許多人都背負著裝滿借口的大“包袱”。而實際上,正是這些大“包袱”阻礙了我們的前進,降低了我們的行動能力。書中說:“通過應用沒有任何借口的原則,你將會擺脫那些使你不能成功的習慣,并親自為自己定義成功。你的經歷會告訴自己,只有成功的方法,沒有不成功的借口。”是啊!只有成功的方法,沒有不成功的借口。美國兒童文學家蘇斯博士在他臨終前出版的最后一本書《啊,你將去的地方》中寫到“你頭里有大腦,鞋里有腳,你可以駛向自己選擇的任何方向。”所以,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堅信沒有做不成的理由,努力做到選擇,然后行動。
作為一名稅務工作者,工作就意味著責任,責任就意味著付出,付出就要講貢獻。無論做什么事情,我們都要記住自己的責任,無論在什么工作崗位上,都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工作就是不找任何借口地去完成。世界上沒有不需承擔責任的工作,每個人都肩負著責任,無論對社會、對家庭、對朋友,都有一定的責任。尋找借口就是對應承擔責任的一種逃避。一個人一旦有了尋找借口的習慣,那么他的責任心也將隨著借口煙消云散。
是的,“Justdoit”,千萬別找借口,人生中沒有借口,失敗沒有借口,成功也不屬于那些尋找借口的人!讓我們對自我負責,做自己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