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作之余,閱讀了梁子先生的《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受益匪淺。這是一本思維縝密細致、案例豐富實用、語言通俗生動的好書,值得一讀。
本書于我,最有啟發處在第二章,作者寫到,“不要讓你的潛能酣睡”.的確我們每個人應該發揮自己的潛能,做到最好。但本人認為,發現自己的潛能所在,似乎更為重要,只有知道自己在哪個方面有潛能才能真正發揮出你的潛能。人生而平等,天賦卻各有差異。張飛能金戈鐵馬、氣吞山河、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卻不能草船借箭、舌戰群儒,乃勇夫也;諸葛亮能名成八卦、計定三分、空城退敵卻不能橫刀躍馬、單槍救主,為智者也;劉備既不能沖鋒陷陣也不能運籌帷幄卻能德懷天下、任人唯才是賢者也。他們三人發揮各自的天賦,張飛成就了自己驍勇善戰的威名、孔明成就了自己千古智者的美名、劉備則成就了自己的帝王之業。想想我們每個人,其實智力水平都差別不大。但同是學習為什么有的英語考試拿滿分、數學交白卷,有的卻數學拿高分,英語考試只能靠猜?關鍵就在于每個人天賦不同。
找到自己的天賦所在即搞清楚自己適合什么工作、能勝任什么工作,這對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著名科學家瓦拉赫最開始學習文學,不料一個學期下來,教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美的品德,也決不可能在文字上發揮出來。”此后,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構圖,又不會調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不強,成績在班上是倒數第一,學校的評語更是難以令人接受:“你是繪畫藝術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多數老師認為他已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茍,具備做好化學實驗應有的品格,建議他試學化學。這下,瓦拉赫找到了自己的天賦所在,文學藝術毫無希望的他最后成了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你也許不是最優秀的員工,也不是領導眼中的“萬金油”,甚至你在一些崗位上的表現令人失望,但不要灰心,你只是沒找準你的坐標,沒發現你的天賦,沒發掘你的潛能。你在很多方面都技不如人,但你一定在某個方面(至少一個方面)有著過人的天賦,發現它、發掘它你將前途無限。
想想我們系統不也是有很多天賦各異的人么?那些能說會道、善于溝通的稅管員,宣傳政策、催收催繳、搞好征納關系自有一套辦法;那些精通稅收法律法規、各項政策熟記于心的稅政精英,答疑解惑、政策把關不在話下;那些精于會計、善于查賬的稽查高手,讓偷稅漏稅之流心驚膽寒;那些電腦操作一流、服務熱情周到的征收能手高效、細致、貼心的工作讓納稅人豎起了大拇指。每個崗位上的同志都發揮自身特長,為稅收事業兢兢業業工作、為納稅人誠誠懇懇服務,得到了納稅人的好評、獲得了各級政府的肯定、成就了地稅事業的輝煌。
朋友們,不要因為暫時不適應某項工作,沒有取得預想的成績就否定自己、自暴自棄,也許你的潛能根本不再這個方面。正確認識自己、發掘自身潛能、努力奮斗,你將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