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懷念
魏巍先生的文章很有激情,這種激情在讓人懷念他文章的同時,也表達了他自己對于永恒的懷念,<我的老師》便是他很有這種特點的文章之一。被他稱為“先生"的女老師蔡蕓芝溫柔、慈愛、熱情、公正,深得作者的愛戴和尊敬。
無疑,兒童時代是最容易動感情、最容易產生崇拜心理的時代。‘我”的老師已經成為了“我”生活里的一顆星星、一塊心靈的凈士, 一條雨后天空中最美麗的彩虹,成為了童年像冊里最珍貴的照片,于是當他懷念童年時,或者翻開老像冊時,老師便浮現出來。作者當很激動,因為他找到了一一生的財富,他從老師的身上找到了動力,找到了生存的方向。所以對老師的懷念,只能用¨永遠"或者是“永恒”來形容。
綜觀人的一生,可以說人是活在未來、現在、過去_三個時代里的,如果說未來是模糊而不可知的,現在是忙碌而不細心觀察的,那么過去則如一杯濃濃的酒,味濃而色深。在回憶過去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是甜蜜的。因為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特別是追憶到童年的歲月,更是讓人依戀和難忘。因
為童年是人生中最天真無邪、富有幻想的時代,所以童年每一件事都是一部動聽的童話,都是一首年歲已久的老歌。魏巍也不例外,在他的童年里,老師給了他母親般的照顧,給了他偉大的愛,最為可貴的是老師給予了他朋友般的鼓勵。
如果說深厚的感情是作者懷念的惟一的對象的話,無疑是片面的。老師的本職還在于列。學生的教育,“我”的老師當然也是。她教我們讀詩、觀察蜜蜂……小事情影響了作者幼小的心靈,可以說正是這種孩提時的正確的教育力式,使得作者最終走上了文學之路。因此當魏巍把他的老師當作永恒的懷念或者永遠的紀念時,我們一點也不會感到吃驚。
生活是一連串的葉子拼湊起來的,點點滴滴匯成了生活的大河。無論一個人走多遠,他都會對過去產生一種特殊的感情,而且可能這種感情將會影響他生命的三分之二甚至更多。從生活中汲取營養,必然要用到懷念,所以當一個人憚于前行或者遇到了挫折,那么最不需要付出的方法就是從記憶和懷念中尋找自己永遠的依托,永恒的鼓勵。從可貴的過去之中發現撫慰,發現道路,那樣才能真正對得起過去,對得起過去的最濃烈的感情。
夢里的微笑
齊耳的黑發,朝霞一樣紅潤的臉龐,眼睛里閃動著溫柔的笑意,那么甜美,那么純凈,就像.......就像春天的晚風里升起的第一顆星星。這微笑本身更像春風,散發著一股醉人的氣息,是如此地具有感染力。于是,和著這微笑,我也忍不住,會心地笑了起來。在自己的笑聲中愕然地睜開眼睛,午后暖暖的陽光正靜
悄悄地灑滿書頁。咦,是做了一個美夢?支著頭呆呆地回想。那么剛才夢中的微笑又是誰的呢?是魏巍先生文章里的老師吧?想一想,應該是的,那么慈愛,那么溫和,那么充滿智慧,又那么洋溢著青春的美麗。再想一想,這微笑對我來說竟然也是如此的熟悉,就好像很久以前就見到的一樣,像常老師的,像周老師的,又好像,有一些像楊老師的……我的眼前一時間浮動著許多張如此熟悉卻女互不相同的微笑,同樣是那么明亮,那么柔和,那么充滿了愛的氣息。哎呀呀,我全都糊涂了,茫然地托著腮對著空白的墻壁。
我是不是該算一個很幸福的人呢?總之從上學起,教我的每一位老師都讓我喜歡和尊敬。當然,老師是絕不相同的。他們中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每一個人都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和脾氣,教育學生的方法也各有其異。常老師是我的啟蒙老師,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第一眼見到她時的樣子。她那時30多歲.外表和衣著都素淡無奇,當她看向我時,臉上那一片微笑都是我永生難以忘懷的。那中間融著海一樣深厚的喜悅和欣慰,有著春日朝陽一樣的明凈和溫暖。在這樣的微笑里,一顆惴惴不安的小小心靈奇跡般地安定下來。這片微笑,也像一縷春風,輕輕地為我揭開了一個嶄新的知識的天地。
老師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不斷地更換,在老師的微笑里我一天天地長大,漸漸地,這些微笑成了生活里自然的成份,成了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必需。但并不是每個老師都喜歡微笑。楊老師就是這樣,他一直很嚴肅,很有些不茍言笑的學究氣。然而他教育學生的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又讓每一個人肅然起敬。一次我又
犯了不大不小的錯誤,放學后忐忑不安地來到辦公室里,但我一連喊了幾聲“報告",楊老師都沒抬頭。我窘迫地站在那里,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我的汗都快流下來了,忍不住抬起一只眼睛偷偷地去瞄楊老師,卻發現他也正在報紙后面帶著老花鏡偷偷地看著我,眼中滿是孩童般頑皮的笑意!于是“哈"地一聲,兩個人同時大笑出來。
那么,我有些明白了。這夢里的微笑,應該來自每一顆園丁的充滿真愛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