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進書店,看新書,這是我多年的習慣,2010年的一個周末,看到書店來了一些新書,隨便翻閱了一下,其中有一套《智慧滿行囊》,覺得還行,于是就買了回來,結果讓我全家人都喜歡上了這一套書,我用了半年時間才讀完這一套書,覺得給我啟迪,讓我感慨,感悟心靈,況味人生.
這一套《智慧滿行囊》一共12冊.是集中了當今文壇畢淑敏、韓少功、王路文等泰斗式的人物和評論界精英組成了浩大的專家陣容.在漫長歷史和浩繁書卷中,精心選出其中經典智慧片斷和章節,并給出了精美深刻的評點.以小見大,從小故事中發現大道理,從小經歷中闡發大哲學;從淺入深,自平凡的瑣事中挖掘偉大,自日常的生活中造就永恒.對于寫作,這是材料的積累和話題的儲備;對于人生,這是智慧的啟迪和心靈的感悟;對于我來說,這是一朵已經盛開的鮮花,我在閱讀時,依稀有股清香,沁人心脾……
這一套書讓我感動和受啟迪的章節很多,如《我贏了我自己》,作者通過看他年過花甲的老師,參加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過程中,努力學習自己的短科《高等數學》,結果只考了56分,不僅不失落,而且依然很開心,因為這個分數超出了她的50分的預期分數,她最后感慨,"我并沒輸,因為我贏了我自己.",由于這件事后,讓作者倍受感動,結果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斷戰勝自己,最后成為一位小有名氣的作家.同時也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冠軍只有一個.這個世界上,更多的是像我一樣默默無聞、跑到最后也沒有拿到冠軍獎牌的人.人生是一場和自己賽跑的比賽,你的對手就是你自己,你只要在場,只要不停地努力奔跑,你就會比昨天的自己進步一點點,成熟一點點,就會贏得自己人生的冠軍獎牌.在平凡的稅收崗位上也是一樣,只能依靠認真學習,努力工作,一天一天進步,不斷的戰勝自我,實現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平凡的自己也能人生的春天燦爛.
《夜深還照讀書窗》"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還照讀書窗."一盞青燈下,獨坐窗下,品一杯茗,讀一本書.且看書中的樂與悲、甜與酸,咀嚼人生的喜與憂、苦與辣.讀一本好書,可以窺見古人超凡脫俗的胸襟,可以陶冶人的習性和品位.書中可以回放中華歷史,浩浩五千年,有多少輝煌和智慧在這里上演,有多少激動人心的故事在這里再現.這是作者理想的讀書生活,可如今,時代變了,社會變了,伏案苦讀的人又有兒人呢?.就拿本人來說吧,以前跟書很有緣,那是讀大學時候了,當時不知怎的,我跟書有種說不出的緣分,每天有本書在手,便不用去散步,不需要參加其他活動了,只是沉迷于書的獨白之中,聽著一位位偉人、巨匠隔世紀的言論,道出人生的真諦.每次到袁家嶺書店,我都要翻閱、比較,忍痛割愛地放棄一部分,而選擇了一些迫切要讀的書,然后回頭不舍地暫時離開,有一種內疚和幻想--如果我有足夠的錢多好呀,可以全買下來讀.可以說這是我們讀書那個時候的一種普遍現象,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理想執著追求.可如今的我們,經濟條件能滿足讀書和購書了,可盤點下來,自己每年又讀了多少書呢?
其實讀書就是一個習慣,學習是一種積累,養成了好的讀書習慣,那么知識就會轉變為智慧.近年來我們稅務部門的知識刷新越來越快,對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本人在稅政科工作,感受到很大的工作壓力,如何及時刷新自己的知識,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時間來學習,如何開闊自己的視野,如何提高自身素質是本人當前的學習重點.平時總覺得有做不完的事在等著我們,根本沒時間來學習,在忙碌中生活,自身的知識沒有及時刷新,素質沒得到提高,因而造成工作有壓力,壓力來源于自己沒有更深的理解文件精神,這次市局開展好書品讀活動,通過讀書給我很大的啟示,仔細地想想,其實學習貴在堅持,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只要每天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用來刷新知識,每月自行擬出學習計劃,有目的地學一些東西,日積月累,自己的知識就豐富了,正如宋朝大思想家朱熹先生所說過:"無一人不學、無一事不學、無一時不學、無一處不學."這是用功的人生學習態度.
如果你相信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么讀書就是其中一把重要的鑰匙.學習的真正精義在培育自己的能力,把各種資源有效轉化,產生最大效能.因此讀書可說是個人成功的核心專長,不僅是身體、頭腦、心靈的學習,還包括各種創造性的學習,可說是多采多姿的學習,透徹讀自己,將發現自己有無限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