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以歷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視野解讀了15世紀以來9個世界性大國崛起的歷史,我深深感嘆于作者巧妙的構思和對素材睿智的取舍!
這部作品記述了資本主義興起以來美國、日本等國家各自推進現代化和工業化的過程,其間攝取五百年資本主義歷史中典型而精妙的史實,深刻的展現了老牌資本主義帝國各自的興起背景和過程,描繪出一幅幅蕩氣回腸的宏偉畫面,堪稱經典。
趁著文藝復興的余暉,西方從蠻荒的中世紀逐漸走入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文明,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對東方巨大財富的渴望下,派出船隊,結果意外的發現了新大陸。隨著新大陸的發現,海上貿易空間繁榮,憑借優越的海上地位,荷蘭后來居上,很快成為世界霸主。但是,英國和法國經過工業革命,在十八世紀成為世界雙雄!
十八世紀的英國,君主立憲制度被確立,瓦特發明了蒸汽機,隨后,工業革命如火如荼的進行起來,在資本主義理論探索方面,以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為代表,資本主義的正確理論被確立,這為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幾百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緊隨其后的法國作為傳統的歐洲霸主,很快跟上了工業化的步伐,成為可以和英國并肩的世界強國。而以落后和貧窮在歐洲人面前出現的俄國和德國,則分別通過改革和戰爭,迅速擺脫落后,成為世界舞臺上舉足輕重的力量!
美洲的美國,通過世界大戰,在戰爭中贏取自身利益,同時也因為戰爭縮小了她與其他列強的距離,到二戰結束,她已成為世界獨一無二的霸主。而亞洲的日本,從落后的封建社會,通過改革和針對亞洲國家朝鮮和中國的掠奪,完成了其原始資本的積累,很快躋身世界列強的行列,和西方一道瓜分世界。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西方世界的工業化歷史、資本主義化歷史,就是一部原始資本積累的歷史,就是一部首先獲得文明和科技曙光的民族對世界其他民族侵略與剝削的歷史。雖然《大國崛起》的作者以一幅幅祥和文明的畫面展示著世界不同角落的各個大國的發展歷程,但無一例外,他們都是利用國際舞臺,采用以鄰為壑的血腥手段取得的。
回到現實,我們社會主義中國的崛起該怎么辦?自然,資本主義的老路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但是從中我們可以發現或借鑒以下幾點經驗:
首先,制度是國家發展的基本。我們看到,從文藝復興開始,相繼有葡萄牙、荷蘭崛起為世界霸主,但是,他們的崛起是不完全的,他們所獲只是因為貿易或者殖民所得到的黃金和貨幣,并不是文明。因此,他們的強大經不起時間的沖洗,到了十八世紀,隨著英法資本主義革命的完成和資本主義制度和理論的最終確立,日不落帝國和強大的法蘭西很快在全世界攻城略地,大大蓋過了昔日西葡兩國的風光。接著的俄國和德國以及日本等國的崛起也完全是伴隨著其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這方面的反面教材是中國的洋務運動。因此,可以這么說:制度決定一切!
其次,科技是現代社會興起的關鍵。英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就是因為瓦特蒸汽機以及后來一大批科技發明的結果,英法德三國當時科技水平之高,實在不是任何其他國家可以匹敵的!而現在美國一直維持世界霸主地位的事例更是說明了這一點!
第三,文化是民族凝心聚力的動力。我們看到,在中世紀保留在英國的議會制度,后來讓英國很快完成了資本主義的轉型,而同樣的轉型,在大陸帝國法國卻花費了近百年。德意志的軍國主義文化使得德國發動了兩次世界戰爭,給世界各國和德國自身造成了巨大的災難,而崇尚武士道文化的日本更是在改革之初就制定征服朝鮮、中國乃至于世界的險惡意圖,終于在自己挑起的亞洲戰爭中落敗。
縱觀整個資本主義的興起過程,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走到今天這個十字路口,必然面對幾個大問題,比如對于傳統文化的態度,對于馬列主義的中國化,這是路線問題,更是文化問題,是關系到國家前途命脈的根本性問題;對于科技與教育的大量投入,對于創新的積極鼓勵和引導,這是富國強民的根本手段,這是民族智慧和實力的根本因素;對于制度的不斷創新和修改,對于政策的不斷調整,對于法律的不斷完善和修改,這是關系到整個民族現狀的基本問題。
因此,中華民族復興的未來,必須注意抓住三點: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有中國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和科技研發能力、有中國特色的馬列文化和傳統中國文化的融合。做好了這幾點,復我泱泱中華的美夢必然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