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理書房,忽然翻到一本很薄很小的舊書,其標價僅為7分錢,出版日期為1976年12月,出版單位是大名鼎鼎的人民出版社,書名更是如雷貫耳一一《論十大關系》(毛澤東)。在我的記憶中,這本書是26年前我的表哥在整理書柜時順手送給我的。看見這本書,我有點慚愧或不安,因為它默默陪伴了我這么多年,但我卻把它夾在一本厚書中而淡忘了它,也從來沒有認真的讀過它。正因如此,這一次我沒敢怠慢,而是帶著故友重逢般的真誠和興奮一口氣看了兩遍,后來又拿到辦公室慢慢品讀了好幾天。通過品讀,我感覺此書洋溢著哲學的氣息,閃耀著思想的光芒,蘊含著經典的力量。
在這個14000字的小冊子里,毛澤東就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問題提出了著名的"十大關系"--
1.重工業(yè)和輕工業(yè)、農業(yè)的關系;
2.沿海工業(yè)和內地工業(yè)的關系;
3.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系;
4.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系;
5.中央和地方的關系;
6.漢族和少數民族的關系;
7.黨和非黨的關系;
8.革命和反革命的關系;
9.是非關系;
10.中國和外國的關系。
如何正確處理好這十大關系?1956年的毛澤東針對當時國情作出了具有歷史眼光、充滿語言魅力的精彩回答。譬如:在談到"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系"時,他說:"我們現在已經比過去強,以后還要比現在強,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怎么辦呢?可靠的辦法就是把軍政費用降到一個適當的比例,增加經濟建設費用。只有經濟建設發(fā)展得更快了,國防建設才能夠有更大的進步。"在談到"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系"時,他說:"你要母雞多生蛋,又不給它米吃,又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世界上哪有這樣的道理!"在談到"中國和外國的關系"時,他說:"我們的方針是,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
通觀全書,我發(fā)現毛澤東在處理"十大關系"時,始終堅持了一個以"平衡發(fā)展"為核心的治國理念,在這里我姑且稱之為"平衡論"一一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yè)要在平衡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平衡,而為了達到平衡,就要敢于面對矛盾、善于解決問題、精于協(xié)調關系,就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要分清輕重緩急、注重全面發(fā)展。可以說,《論十大關系》在某種意義上講是在"論平衡",實際上,世界本來就需要平衡,平衡本來就至關重要,如自然需要生態(tài)平衡,沒有平衡就會產生災難;經濟需要結構平衡,沒有平衡就會導致衰退;政治需要勢力平衡,沒有平衡就會出現專制;社會需要利益平衡,沒有平衡就會出現紛爭;個人需要心態(tài)平衡,沒有平衡就會陷入痛苦……有平衡才有穩(wěn)定、和諧與發(fā)展,把握了平衡才能掌握穩(wěn)定、和諧、發(fā)展的主動權。同時,平衡是動態(tài)的,暫時的平衡一定會被新的矛盾所破壞,繼而在解決新的矛盾之后再達到新的平衡。也就是說,要保持平衡就必須解決矛盾,解決矛盾就是求得平衡,而平衡的過程也是發(fā)展的過程。當然,平衡更是一種能力和學問,人生成敗與事業(yè)興衰往往取決于此。總之,世間有個"平衡律",萬事萬物都應遵循這個定律。
結合到地稅工作來說,系統(tǒng)上下也要相信一點"平衡論"、適應一下"平衡律",而不能顧此失彼、片面發(fā)展,更不能拋卻和諧、游走極端。具體而言,我們在平時的稅收實踐中至少要處理好這"十大關系":1.機關和基層的關系;2.垂直管理和屬地管理的關系;3.領導和群眾的關系;4.當前和長遠的關系;5.執(zhí)法和服務的關系;6.收稅和帶隊的關系;7.培植稅源和完成任務的關系;8.務實和務虛的關系;9.專業(yè)管理和綜合治稅的關系;10.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關系。究竟如何處理這些關系?由于各地各單位的實際情況不同,所以就沒有一個完全相同的"標準答案",但我們可以把握一個總的方向,這就是:統(tǒng)籌兼顧、突出重點,謀求平衡、推動發(fā)展,以平衡促發(fā)展、以發(fā)展促平衡。更準確地說,就是要嚴格堅持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并以此促進地稅事業(yè)的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
偉人的智慧穿透歷史,歷史的經典指引未來。愿我們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準確的掌握平衡,更積極的保持和諧,更有效的促進發(fā)展,共同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