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家介紹一本早年讀過的書,名字叫《麥田里的守望者》,就如同《鋼鐵是如何煉成的》一書一樣,《麥田》一書,初一看很讓人產生,是有關于農民或者田園內容的小誤會。但讀過后,很讓人深思。守望者是誰?他在守望著什么?
《麥田》的主人公霍爾頓是因為四門功課不及格而被學校開除的15歲少年。他倒扣鴨舌帽,穿大號風衣,抽煙、醺酒,滿嘴"他媽的、混帳".他的性格既有"丑陋"的一面,但也正是因為"丑陋",越發反襯著他自身的真實與純潔,反襯著書中社會的虛偽與幻影。甚至連他的流浪歷程,都讓人感覺到他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純潔的堅持。
正如書中所描述的:學校里的老師和他的家長強迫他讀書,只是為了讓他"出人頭地,以便將來可以買輛混帳卡迪拉克",他所受的教育是:"一個不成熟男人的標志是他愿意為某種事業英勇的死去,一個成熟男人的標志是他原為某種事業卑賤的活著。"作者借著這一滲透著濃厚利己主義和功利主色彩的信條,表露出對社會流行的錯誤或似是而非的信念的反抗與抗拒。普遍的浮躁與虛偽,精神寄托和理想的缺失,成為整個社會或人類的絕癥。表達的是對金錢至上的價值觀的最無情的揭露。
書中影響最深遠的那句話:"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里做游戲。
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么地方出來,我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干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里的守望者。"
主角不能選擇時代,卻能選擇生活的方式,古人說身體可以被奴役,肉體可能被約束,但思想卻可以保持"高潔",這是一種境界。主角就是這樣,"守望"著"幾千幾萬個小孩",也是"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園,"守望"自己的信念。只有堅持的人生才會具有意義。
一個人如果不曾困惑或者苦惱,老衲他就不曾真正思考過。我們也是一群生活在新時代的人,受著不同觀念、信仰、價值觀的沖刷,到了最后,我們將會是什么摸樣?《麥田》告訴我們,應該集中精神看準我們的前方,我們的路,我們應該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負的人。若丟失了理想,隨波浮沉,只能成自身都厭惡的"反面角色",從而虛度人生。
而作為一名地稅人,我們也應有自己的堅持,自己的"守望","守望"責任,"守望"事業,"守望"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