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苦難,我的大學》并不是簡單的一本自傳,是一本讀來使人欷嗽動容,催人奮進的勵志書。作者以非同一般的奮斗經歷,詳細描述了她對不公正命運的不屈與抗爭,最后成就了不平凡人生。作者出身卑微,家境貧窮,自幼喪父,小小年紀便退學上山砸石頭,用柔軟的雙肩扛起家庭重負,用血汗掙來微薄的收入養活全家,供妹妹讀書,就在這樣艱苦的環境里,她依然對生活懷著無限的憧憬與希冀,以堅韌不拔的意志與艱難的生活做著頑強不屈的抗爭。
開始時對于題目會感覺困惑,但隨著內容的深入,我知道了原來作者將自己人生中的苦難比喻成了大學。立意很新穎,作者全篇寫了自己各個年齡段的生活,文章語言樸素,卻表現出了作者對那一段苦難的記憶猶新。通過描寫許多的心靈波動,生動地展現了一個孩子的內心情感世界的前后變化。
生活中總會有著接二連三的苦難,漫步于書中,它會讓你覺得你所經歷的并不是苦難,而是一個讓你成長的大學。因此只有苦難,才能讓你在生活的舞臺中品味人生;只有苦難,才能讓你變得堅強;只有苦難,才會用美的眼睛搜索善良的人;只有苦難,才能會讓你無盡的潛力慢慢發揮出來。當時間的腳印在你的臉上無情地劃下一道疤痕,在你憔悴的心靈上刻上一道傷痕的時候你只有用堅強來戰勝一切,你的人生才能與眾不同。
我很喜歡全書的第三大章,她以一個外來妹的眼光去剖析上海,上海白領的鄙夷、飯店老板的非禮、機床打工妹的慘死等等,都激發了她的好勝心、自強心。“萍”即使是已經落腳在上海還同樣是輾轉于各處的房屋尋找住所。在一個簡陋的屋子里一個柔弱的女生獨自面對黑夜,面對黑夜下的冷血動物,她也害怕,但她用勇氣和這條蛇斗爭,幸虧這條蛇比較聰明,自己悄悄地溜走了。一個女人,我看到了她的信念,還有她的執著和勇氣,我應該學習她身上所爆發的堅強與勇敢。
在一切的事情都告一段落之后,天使終于眷顧了這位女子。多年來熱愛文學,使她擁有了高于常人的文學功底,又因為她的身世更使她擁有常人不具備的豐富經歷。文學成了她事業的跳板。或許有人會覺得結果太順利,與之前的坎坷并不相符。可是經歷了風雨后又怎能不是彩虹?沒有種種的偶然,又怎么會有必然的結果?所以一切在我看來都很合理。
只是在第四大章中,我看到了太多的感謝的話,或許是我太敏感了吧!我總感覺出一種奉承的味道,感謝很多在進入“知音”之后給予她幫助的人。或許并沒有錯,可是一而再,再而三呢?總感到有些膩味。但是,這些又是作者該感謝的人。所以從作者的一舉一動中,更讓我學會了她“奉承”之下的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做人道理。
“世界上有很多大學生出身的編輯、記者、作家,但是,世界上又有幾個只讀到小學畢業,砸過石頭,端過盤子,做過流水縫紉的編輯、記者,以及作家呢?我要做那一個,做絕無僅有的那一個!文憑是別人的財富,而苦難就是我的財富,是我的大學。”我非常喜歡這段話,很有感染力,看完后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人生不在于起點的高低,而在于你怎樣看待你自己,不要因為自己一次簡單的失敗,而放棄自己,我們要學會解除苦難學會在這個苦難的大學里成長。
面對苦難我們要告訴自己:人必須有兩個世界,一個是現實的,一個是精神的。如果現實世界令我們痛苦,那么,我們就從精神世界獲得安慰,這種安慰,來自我們的心,我們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美好的東西,不要沉溺于苦難無法自拔,怨天尤人,要學會自己拯救自己,自己主宰自己。
在生命年華里,我們留下了深深淺淺的足跡,它們一一被印在青春的時光機上,我們在暴風雨中漂泊,要更好的握住自己手中的舵:我們要在這個燈光閃爍的舞臺,舞出自己的舞姿。這樣我們的生命,因為有我們自己才會更美麗。
“陽光總在風雨后,請相信會有彩虹”,那些還在苦難中迷茫的人們,請你看看“萍”的人生,我相信你會找到生活的重心。別把自己的信念丟失,用執著與堅強贏回屬于自己的勝利,苦難是一所美好的大學,別在苦難面前屈服。讓我們奮斗在未來的日子里,讓未來奪目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