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英雄,各領(lǐng)風騷——讀《三國演義》有感
在這個漫長的暑假期間,我讀完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這本書看得我如癡如醉,讓我受益匪淺。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一部以描寫封建統(tǒng)治集團之間的斗爭為內(nèi)容的長篇小說,它對封建社會的歷史面貌和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本質(zhì)特征都有比較細致的描寫,生動地揭示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各政治集團之間的鉤心斗角、爾虞我詐的丑惡關(guān)系。《三國演義》在藝術(shù)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情節(jié)曲折生動,引人人勝,塑造了曹操、諸葛亮、劉備、關(guān)羽、張飛、趙云等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藝術(shù)結(jié)構(gòu)雄偉而又嚴密;小說的語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具有獨特的風格。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書中的英雄人物驍勇善戰(zhàn),英勇無比的當然是劉備的五虎上將了,英勇的趙云,仁義的關(guān)羽,粗魯?shù)膹堬w,神威的馬超,忠誠的黃忠,在他們的背后,都有一個個精彩動人的故事。
有人說不喜歡曹操,因為他奸詐,但是他也有仁義的時候,就是他愛惜文臣武將,我有時喜歡他,有時也憎恨他。當我看到他斬董卓時,心里暗暗地佩服他是一個英雄。但看見他誤殺好人的時候,我心里就有一股憤怒之火在燃燒。有時說不出的慚愧,是因為他的一句話: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可叫天下人負我。通過此話,我不能不說,曹操是一個奸臣,還有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更讓我看到他的邪惡。
當然了,我也看到了很多喜歡的人物,如滿身是膽的趙云,他高八尺,濃眉大眼,威風凜凜,原本是公孫瓚的手下,他看到了劉備是一個仁義之君,就歸降于劉備。他有忠有勇,不怕中萬劍,只怕國主亡。他在十萬大軍里,為了救出主公的兒子阿斗,力殺曹軍數(shù)不勝數(shù),殺得血肉橫飛,可見他英勇可嘉呀!這里我不僅看到了趙云的勇猛無比,更看到他對劉備的赤膽忠心,正如他說的一句話:“就算趙云肝腦涂地,也不忘主公對我的大恩大德。”
我還從書里面學到了很多有趣的成語,比如:桃園三結(jié)義、赤壁之戰(zhàn)、三顧茅廬、單騎救主、草船借箭、過關(guān)斬將等等。更體會了什么是“忠、勇、仁”,以及怎樣做一個真正的英雄,《三國演義》真的讓我大開眼界,學到了很多。
小作者從《三國演義》里讀出了英雄的方方面面,讀出了故事的前前后后,讀懂了生活中的忠孝節(jié)義,真是讀得進書,讀深出來,還斬獲了許多成績,令人歡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