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生命、價值--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本來是尋思著打發時間而去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的,但是它卻好似一縷春風吹拂過我的內心,蕩起層層漣漪,久久不能平靜。
作者雖然是一個盲聾啞的殘疾人,但是她卻并沒有因此而自卑,反而還有著超乎常人的健康心理。為了能夠說話,她就靠著觸覺來感受莎莉文老師講課時嘴唇的變化而學習,但是這往往還不準確。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她就迫使自己反復練習那些發不好音的詞句,一練就是幾個小時,直到她感覺到發音準確了才肯罷休。在克服了語言上的障礙之后,她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還學習了五種文字,還培養了許多興趣愛好。而后她憑借著非凡的意志,努力的拼搏,終于順利考進了夢想中的學校——哈佛大學。因為從未放棄對。夢想的追求,所以她最后以優等生的身份完成了學業,其間付出的艱辛可想而知。她就是曾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之一的海倫凱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就是海倫凱勒的人生寫照。讀完之后,我思緒萬千,真的很難想象一個長久與光明、聲音隔絕的人,竟然能。夠用她自己所能體會到的、所能聯想到的情景,去描述自己對知識的渴望,縱然是身體殘疾也不去埋怨命運的安排。對于我而言,海倫凱勒就好似冬日的太陽,在迷茫中給了我熱情,在失落中給了我希望。現在還始終記著她在書中曾說過:“要是人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當成最后一天該有多好啊,那就更能顯示出生命的價值,然而人利用時間和享受時間卻是有限的。”就因為海倫凱勒具有這個迫切想顯示生命價值的思想,所以她便擁有“對任何事都不會放棄”的優秀精神。
但這種精神并不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或許是因為我們現在的生活過于幸福、平靜,因此漫無目標的我們并不會在生活中露。出一絲奮發圖強的愿望,也不會在富裕的日子里付出一點錦上添花的熱情。并且,當我們遇到學習上或者是生活上的困難時,我們都不會像海倫凱勒一樣,勇敢地迎上去,而是躲著走,還找出各式各樣的理由來安慰自己:成績不理想就抱怨測試題太苛刻太難;體育測試不理想就表示自己并不是這塊料……但我們從未想過去花些時間努力練習,看著時間馬不停蹄地流走,我們或許還置若罔聞地對待,或許還肆無忌憚地揮霍。就因為這樣,才會造成自己的生活。混亂無序。
然而,我們大多數人都在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忙碌著、奔波著、努力著,為的是一個人生目標,是一種活著的質量。我們或是窮困潦。倒,或是豐衣足食;或是身強力壯,或是體弱多病。但我們都有迫切。想成功而毫無顧忌地付出一切的思想目標:我們的青春、熱情甚至。是一輩子的時間,全都給予了我們的希望。
此時此刻,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初入中學時的首次測試,批改下來的分數竟進入了警戒范圍內,就像被人潑了一大盆冷水似的,把。我原本高傲的心都凍結住了。不甘示弱的我開始清醒過來,便全神貫注地學習直到在后來的測試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心中的巨石才落了地。其實那個時候真沒想太多,只知道自己必須要在下次考。個好成績去掩蓋這次不理想的成績。今天看了海倫凱勒背后那。感人至深的經歷后,我逐漸有了一個想法:無論學業優秀還是落后,我們都不能松懈自己對成功的追求,而且我們必須還要更努力地去尋求一種前所未有的自豪,去索要一種天道酬勤的喜悅。
擁有時間才能夠制定目標,擁有目標才能夠培養精神,擁有精神才能夠顯示價值。現在不要再虛度寶貴的年華,繼續努力學習,那么我們就不會迷失前進的道路,就不會沉陷于泥潭沼澤中而不能自拔,就能夠以杰出的成績顯示生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