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讀了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后,書中的主人公一直在我眼前閃現,激勵著我。
海倫-凱勒當時只有19個月大。她因病失明,很快又影響到她的聽力。從那時起,她就生活在一個漫長、黑暗和無聲的世界里。長期的盲人生活使她感受到了明亮的眼睛的珍貴。她不能像普通人一樣感受到生活的快樂,也不能體會到世界的美好和樂趣,她只能用纖纖玉手去觸摸遺憾和無奈。但她是那么的堅強,那么的執著,像一棵在暴風雪中頑強生長的小草,她能洞察別人的內心世界。而我們這些擁有明亮眼睛的人卻沒有她敏銳的感覺。
海倫-凱勒曾經說過 “只有聾子才能珍惜聽力,只有盲人才能體會到看清事物的巨大幸福”。如果你將在3天內變成盲人,那么你可以珍惜你的視力。用你自己的眼睛去看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如果你再過3天就要死了,你會做多少驚天動地的事啊!
老師經常說。“快點,好好利用你們的生命!” 但我總是不同意這種提醒。因為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有一天會永遠離開這個世界,但我們通常認為那一天太遙遠了。當我們身體強健的時候,通常無法想象當我們的身體年老或殘疾時的情形。我們常常低估了生命的價值,不知道我們活著是為了什么。直到死亡的那一刻,我們才明白,但這已經太晚了。
是海倫-凱勒的經歷和個人見解讓我醒悟。她永不言敗、堅持不懈的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讓我們像這位偉大的盲人珍惜視力一樣,珍惜我們的健康生活吧! 讓我們學習海倫自強不息的精神,讓生命更有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