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幾歲的年紀,還不可能把生命看得通透。但是,我卻總是充滿好奇,想要穿越歲月,鉆到生命的最深處看一看。所以,讀到了錢鐘書先生的《寫在人生邊上》。
這是一本挺小的書,收錄的是錢鐘書先生年輕時寫的幾篇散文,文字直接并且機智,蘊含著學術大師的特殊韻味。書中似乎天馬行空,通篇都是諷刺口吻的批判,但生命中的那些真實與虛幻,也就隨之慢慢從字里行間滲透出來,很貼切,很深刻,也許我們不愿意承認,但是我們卻不得不認同。
——"你受我引誘時,你只知道我是可愛的女人、可親信的朋友,甚至是可追求的理想,你沒有看出是我。只有拒絕我引誘的人,像耶穌基督,才知道我是誰。"
魔鬼夜訪錢鐘書先生時這樣做著自我介紹。多可愛的魔鬼,魔鬼出現的時候總是很可愛,讓人忍不住靠近,但它的目的,卻是獲取人類出賣的靈魂。這讓我想起了很多人,既有為了個人私利而濫用手中職權,東窗事發后悔之莫及從樓頂一躍而下,瞬間隕落的生命;也有堅守原則,不為所動,一身正氣沿著真理方向前行,閃閃發光的生命。同樣面臨誘惑,選擇不同,靈魂的歸宿也就不同。
曾經有一個同事,遇到納稅人為了獲得某項違規操作的特權而偷偷塞給紅包,被他言辭拒絕。事后談及,他滿臉愉快,覺得自己的存在在得到認可的同時也得到了升華。何嘗不是呢?
魔鬼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浮躁的愛情是魔鬼,虛妄的金錢是魔鬼,膨脹的權力是魔鬼,我們在魔鬼橫行的世界里行走,拋開監督與制裁,就生命本身而言,當我們清醒的,為保留自己的靈魂而不斷與之戰斗時,會發現這些魔鬼并不是敵人,它們會教會我們什么是真正的快樂。
——"快樂在人生里,好比引誘小孩子吃藥的方糖,更像跑狗場里引誘狗賽跑的電兔子。幾分鐘或者幾天的快樂賺我們活了一世,忍受著許多痛苦。我們希望它來,希望它留,希望它再來——這三句話概括了整個人類努力的歷史。在我們追求和等候的時候,生命又不知不覺的偷度過去。"
生命中有誘惑的魔鬼,也同樣有快樂的天使。錢鐘書先生說,一切快樂的享受都是屬于精神的。為了獲得這種精神的滿足,也許我們需要經歷失落、寂寞、平淡、一無所有,我們需要跟歲月抗衡,也許我們將很長時間暗淡無光。想起自己入行時的快樂,光明璀璨,神采奕奕,那是實力得到認可后的自信,那是青春無所畏懼的張揚。但那快樂隨后便被基層瑣碎而繁重的工作任務所吞噬,跟實力無關,跟青春無關,理想的場景越來越模糊,生命開始困頓。當初的快樂走遠,留不住,喚不醒,無可奈何。
然而現在回頭看去,當我對手中業務的理解漸漸清晰,當我開始面對納稅人的咨詢泰然自若,當我可以順利的完成單位交給的各項任務,似乎這一路走來,心中的小快樂也是源源不斷的。正如書中所說,人生雖不快樂,但仍能樂觀。這種快樂,能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與物質的最大勝利。
快樂是什么?快樂是一個輕松的微笑,快樂是一句溫暖的問候,快樂是一點小小的進步,快樂是一次暢快的交流,快樂是一種平和的心態,快樂是心中不滅的希望。快樂瞬間即逝,快樂也無處不在。不管是哲學家還是大傻子,我們都將繼續在快樂的來來去去中感受生命的靈動與雀躍。
掩卷長思,余味猶存。面對生命中的魔鬼與天使,我們需要一個高度,沉淀虛妄的浮華,獲得心靈的自由;需要一個長度,淡化紛擾的過往,迎接生命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