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幾何課教學的幾點體會
山東省萊西市河頭店鎮高格莊小學劉先華
幾何在五年級的課本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最基礎的、又是最抽象的。學生對其學習得好壞直接影響著對初中有關知識的理解。在學習中單憑教師的講解是不夠的,還要讓他們在運用中進一步理解。下面談一談幾何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做好課前準備,為感知圖形特征作準備
幾何課單憑教師手中的幾件教具,是解決不丁問題的,這樣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時。我讓學生提前準備了火柴盒、積木、木塊等物體,在教學時,我出示了手中的火柴盒,提問學生有幾個面,學生通過觀察,很快就了解清楚了幾個面,幾個頂點,幾條棱,并且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
二、由具體到抽象,循序漸進
五年級學生雖屬高年級學生,但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還很差,教學時應注意循序漸進。如在認識長方體的教學過程中,先出示長方形,再結合實物講出長方形在實物中所處的位置與關系,這樣學生的頭腦中留下了長方體的印象。
三、加強直觀演示,促進學生的理解記憶
幾何概念是抽象的,通過實物演示,能夠加深理解。例如在講“棱”的定義時,我運用了長方體模型,剝開它的面,利月黃色的面與紅色的面相交的邊來講解演示,然后讓學生自己操作,并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熟“棱”這個概念。
四、采用“比一比”的方式,區別形體例如,在講完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特征之后,讓學生通過觀察長方體和正方體,來得出正方體的長寬高都相等、長方體4 條棱都相等的概念。
五、強化“想一想”“做一做”“說一說”,深刻理解概念
學生的動手、動腦、動口,在幾何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例如,在講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認識這節課上,通過學生觀察火柴盒“動腦想”,通過量一量長方體相交于一點的三條棱長來親自做,通過區別長方體和正方體,讓學生說一說區別與聯系,這樣,學生經過動腦、動手、動口,很容易地記住了長、正方體的特征與區別。
六、教學語言要簡潔易值
幾何課上教師的語言要簡潔明了,具有嚴密的邏輯性。由于小學階段學生接觸的幾何術語太少,因此,教師應注意說話的準確與易懂。
總之,幾何知識的教學方法,需要每一位教師,努力研究探索,這只是本人的一點初淺的體會。
強化訓練,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從低年級的數學知識來看,始終離不開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中提高數學的思維能力,是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切實可行的方法。
對于一個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只能動手擺擺、算算,不會運用思維過程,這就嚴重地制約了思維能力的提高。針對這一實際,我讓學生在動手同時進行動嘴說的訓練,逐步提高學生數學的思維能力。
(一)創造條件,讓全班學生都參加到說的訓練中去。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我根據教學的難易程度,讓每位學生都參入各項訓練中去。為保證大面積豐收,我采用了動手擺再動嘴說、優生帶差生、學生自己說和同桌互相說、當眾交流說等形式。
(二)引導學生主動質疑,說出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做到耐心引導,讓學生完整地敘述思維過程,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組織學生針對存在的問題展開討論,啟發多動腦筋,各說各的理,教師則始終用問題來牽動學生。例如:教11-7=? 時,讓學生這樣想:9加()得11,所以11減9等于()。這樣反復訓練,使學生學而有思,思有所感,達到預期目的。
(三)對學生說的結果及時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對于學生的回答,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評價,來鼓勵他們說的積極性,對后進生更是如此,即使回答不全面和不很正確,也盡量找到肯定之處大力表揚和鼓勵,以增強說的信心。
(四)說算理算法及應用題。教學中首先引導學生參入教學活動中去,使學生在說中弄清算理,學會算法,理清解題思路和試題,盡量讓學生說出每題的條件及間題,說明算式意義,說清運算步驟。
(五)在學生認真讀應用題的基礎上,還可以讓學生用生
活語言敘述應用題,再把文字題抽象為應用的算式,最后,說算式,說算理,說算法,說應用題的解答方法。經常進行這種說的訓練,能使學生把試題半圖畫半文字題以及應用題連為一題,有利于訓練學生正確地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還能促進口頭語言的協調發展,使學生在說中提高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