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報的概念與特點
通報是“適用于表彰先進,批評錯誤,傳達重要精神或者情況”的公文,屬于下行文。通報具有典型性、教育性、告知性、真實性等特點。
(二)通報的種類
按內容性質分,通報可分為以下三種:
1.表彰性通報用于表彰先進、樹立榜樣、宣傳典型、總結經驗,在一定范圍內號召人們學習先進個人或先進集體的事跡。
2.批評性通報用于批評錯誤,通報事故,總結教訓,警示后人,引以為戒。
3.情況通報用于傳達情況,溝通信息,達到統一認識、協調一致的目的。
(三)通報的寫法
1.標題由“發文機關(可省略)+事由十通報”組成。
2.正文不同種類的通報的正文寫法不盡相同,如:(1)表彰性通報,要用概括性的語言介紹被表彰對象的先進事跡,分析其行為品德或事件的意義,指出向先進典型學習的內容,對表彰對象進行何種獎勵,發出向先進典型學習的號召與希望。
(2)批評性通報,要簡明扼要地寫明被批評單位或個人的主要問題、事件經過,指出其錯誤的性質和原因,分清責任,陳述對所通報錯誤、問題或事故的處理意見和決定,提出從中吸取教訓,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的告誡性要求。要選用經得起推敲的典型事實和具體數據來表現發文機關的觀點,側重于事實的陳述與分析評價,而且要“據事說理”,以理服人。
(3)情況通報,要交代清楚所通報的情況,對情況進行客觀分析,表明行文單位的意見。
(四)通報的寫作要求
1.客觀真實無論是表彰性通報還是批評性通報,通報的有關情況和做出的決定,事關當事人的名譽,必須客觀公正,慎重起見。因此,材料必須真實可靠,寫作時要對事實材料反復進行核實,務求準確反映,不能對事實夸大或縮小,更不能虛構,既使當事人感到處理得當,又對廣大群眾起到教育作用。
2.選取典型要選取新穎、典型的事例,使通報真正起到教育鼓勵或引起警戒的作用。
3.把握時機通報有很強的時效性,應抓住時機,及時宜傳推廣先進典型經驗,揭露批評反面典型,公布重要情況,以更好地發揮通報的教育性和指導性的功能。